道德讲堂家风家训感言

09-29 文案句子 投稿:倾诉林

家风家训讲座

家庭是休养生息的地方。

对于子女,生是第一步,育是第二步,育为培育和教育:培育:提供子女衣食住行;教育:教导子女为人处事、待人接物、交朋结友等。

0-3,幼儿期,环境熏陶,听和看(国学动画\\\/语音);3-7,少儿期,蒙学(开蒙)教育,以传统国学基础教育为主,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养心养性,童蒙养正。

7-14,青少期,启蒙教育,弟子规、增广贤文、孝经、四书五经等,择其优,去其劣,与时俱进,活用现代案例便于理解。

15+,立志,立下人生志向,即便离开父母也不会彷徨、迷失方向,而会自强不息。

蒙学教育十分重要,如果家庭教育缺失,孩子长大成年之后,其性格将难以改变,可能祸害家族,不忠不孝,纨绔无耻;甚至危害社会,坑蒙拐骗、烧杀抢掠等。

家是生人育人的地方,社会才是修学才艺、成就人生事业的地方。

所谓人才,先成人、后有才。

——找你家谱 FindU

听家风家训讲座后,有什么好的做法和建议

一、提倡及早施教  《颜氏家训》中提倡家庭教育要及早实施,务失时机。

颜之推非常重视儿童教育,特别是儿童的早期教育。

在《颜氏家训·勉学》中:“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以后,思虑散逸,故须早教,勿失机也。

”人在幼小的时候,精神专注敏锐,长大成人以后,思想容易分散,因此,对孩子要及早教育,不可坐失良机。

  颜之推在强调儿童教育的同时,还提出了胎教。

他认为,头条件的家庭可以进行胎教。

《颜氏家训·教子》:“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

”这里所谓的胎教,不是使腹中的胎儿听音乐、诗歌等来增加智力,而是使胎儿的母亲避开邪视妄听,饮食娱乐要有节制。

  在颜之推看来,儿童早期心理与思维发展的特点决定了早期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他认为,年幼的儿童还处于“体性未定”的发展期,足具可塑性,易于潜移默化。

他还自述自身学习体验以记忆力在不同年龄阶段间的强烈对比来证实早期学习与教育的良好效果。

因此颜之推声称“幼儿学者,如日出之光”。

  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素有“早谕教”的理念。

颜之推以一种极为朴素的思维与表达方式,对于这种传统教育理念进行了充分的阐发。

这也与我们现在提倡的早期教育理论有相通之处,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孩子的早期教育对今后的发展是最基础的作用,要想有所发展,基础必须坚实。

  二、严慈结合思想  在家庭教育实践中,对子女是严教还是慈爱,是摆在所有父母面前的重要现实问题。

颜之推在继承前代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独立思考与教子实践,对这个问题作出了极具启发意义的回答。

他强调在家庭教育过程中采取刚柔相济的手段,将严格要求与体贴的慈爱结合起来。

他指出:“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父母对待子女,如能既有威严又有慈爱,把严格的要求和细致入微的关怀有机结合起来,那么子女对待父母就自然会尊敬、孝顺,家庭教育也就能取得最佳的效果。

颜之推认为,为父要有父亲的威严,不该与子女过分亲昵、不分礼节;同时父亲必须给子女以爱抚、关心,不能让父子之爱过于简略。

颜之推的这种辩证的“严而有慈”的教育主张,在今天看来仍然是相当科学合理的。

  颜之推极力反对一味地宠爱子女。

他认为,如果父母只知道爱而不知道教,对子女的饮食行为任其所欲,听其所为,该批评的不批评,反而表扬,应规诫的不规诫,却予以奖赏,长此以往,子女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

等到他们已经形成骄横散漫的习气时,父母却又以粗暴的体罚手段对待他们,这样做既不能使其改邪归正,也不能使自己树立威信,而且还伤害了二者之间的感情,子女最终坠为道德败坏者。

  针对溺爱子女的情况,颜之推认为,为了教育好孩子,训督是需要的,甚至不惜用体罚手段。

在他看来,“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于诃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

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 所以颜之推提出,只有严格的教育,子女才能成器,并以治病为喻加以说明,这里的“汤药针艾”就是颜之推所主张的体罚。

小学四年级家风家训大讲堂读后感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

“读”是“感”的基础。

如果是走马观花地读,囫囵吞枣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了解,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

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

如果要读的是议论文,要弄清它的论点(见解和主张),或者批判了什么错误观点,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启发,还要弄清论据和结论是什么。

如果是记叙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节,有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以及故事发生在哪年哪月。

作品涉及的社会背景,还要弄清楚作品通过记人叙事,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节使人受感动,为什么这样感动等等。

家训家风家教讲座收获

尊敬的会员用户,  您好

  感谢您对路举商学院的支持,  关于您的提问我们感到很荣幸,现回复如下:  关于孝道的课程历来都是学员们渴求的主要部分,希望你们多交流交流。

  如果你感兴趣相关内容或者需要更多了解,也可以直接登陆路举商学院网站查看了解更多内容,也可以和大家互动交流。

  再次感谢您对路举商学院的支持,  祝你学业有成

寻找和谐家风心得体会

,“明礼知耻•崇德向善•树家风”主题活动,以总书记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精神为统领,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培养良好的家庭道德风尚为目标,面向妇女、儿童和家庭,广泛开展体现时代精神、契合家庭需求、群众喜闻乐见的“崇德向善树家风”主题活动,引导妇女、儿童和家庭在参与中接受道德教育、提升文明程度,传承和弘扬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和谐、友爱互助、积极向上的家庭美德和时代新风,以家庭道德文明建设的成效,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贡献力量。

   明确了五项主题活动:一是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

以群众自荐、互相学习、彼此借鉴、共同分享为宗旨,最大限度地发动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吸引群众,组织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

通过广泛寻找、推选、宣传在弘扬家庭美德、体现文明风尚、诠释幸福内涵等方面事迹突出、精神感人的家庭典范,激发广大群众和家庭践行中华民族家庭美德的内在自觉,争做积极向上、文明高尚良好家风的建设者,争做和谐文明家庭的创建者;二是开展“我的家风”征文活动。

开展以“传家风 扬美德”为主题的“我的家风”征文活动,倡导广大市民紧扣“家风、家训、家教”等主题,讲述“我的家风”,通过真诚、朴实的笔触撰写发生在自己家庭中的具体细微、短小精悍、精警感人的真实故事,以小窥大、见微知著,折射、反映、传承优良的家风,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是举办家庭教育大讲堂活动。

举办以“优化家庭教育,培育良好家风”为主题的家庭教育骨干培训班暨家庭教育大讲堂,引导广大家长和家庭教育工作者学习现代家庭教育理念,掌握科学教育方法,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价值导向,通过自己的言教身传,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的基本遵循,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四是开展家庭美德主题道德讲堂活动。

在城乡社区开展以“好家风伴我前行”为主题的道德讲堂活动,以家庭美德教育为主要内容,采取“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方式,通过学习“最美家庭-梁芙蓉的故事”等普通群众中的先进典型和优秀事迹,让群众接受道德熏陶、感受道德力量,使家庭成为传播厚德善行理念的重要基石;五是开展五好文明家庭评选表彰活动。

坚持面向基层,层层组织发动,广泛开展五好文明家庭评选表彰活动,选树表彰一批“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夫妻和睦、孝老爱亲,学习进取、科学教子,邻里融洽、友爱互助,勤俭节约、热心公益”的五好文明家庭户,使活动成为普及家庭道德规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为什么中学生要传承家风家训讲话稿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从小抓起,需要拓宽渠道和途径,丰富载体,使人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自觉践行。

家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形式,内含丰富的道德素质教育和价值观培育的内容,理应成为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推动其得以践行的重要载体。

一、家风是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更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宣传教育的重要载体简单说来,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构成了家风。

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

作为传统道德教育最基本的方式,家庭教育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修身,而这样的目标要求并不是简单的灌输,更通过包括家风在内的道德文化形式实现对人的熏陶感染。

华夏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大汉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大汉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大汉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大汉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华夏传统文化之所以发挥这么强大的作用,除了本身丰富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追求,还在于汉文化实现了民族性与大众化的统一,尤其体现在价值观层面实现了家、国、天下的统一,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当然,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延续下来的家庭教育,其内容十分丰富,既有最基本的修身要求,也有社会道德规范的承续,还有主流价值观的传承,积极因素与消极影响同在,需要批判继承。

尽管封建社会结束已有100余年,但家风传承道德文化的作用却没有也不能随着封建文化的逐步消失而被消弭,而应该随着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而更新为传承新文化,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宣扬和传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

事实上,中国大多数家庭实际上受儒家文化的熏陶,也就是勤俭、节约、好学、上进……这些构成了家风的基本内容。

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中诗礼传家的内涵会随时代变化,但核心价值不改。

社会在变,家风也是在与时俱进,更加开放、自由、健康、向上。

在已被分割为小的家庭单元现代社会,弘扬好的传统家风家教可潜移默化传达社会规范,社会风气自然会得到改善。

二、家风作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重要载体的优势以家风为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如下优势:首先,它能够克服价值观教育“见理论不见人”的弊端,真正将现实生活中的人作为了根本,以他们的人格和道德品质的培育为出发点,容易使之在熏陶感染中接受教育,引起共鸣。

其次,以家风作为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使价值观教育形象生动,富有感染性和启发性。

虽然目前我们看到有个别家庭存在家风不正的问题,但是,绝大部分家庭都很好地承续了优良的家庭美德,形成了积极向上的家庭风尚,尤其一些平实而又富有感染力的家训,成为子女成长发展、家庭和睦、邻里团结互助的重要精神食粮,这样的家风中渗透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自然很有感染力、亲和力和启发性。

最后,以家风为载体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有效克服价值观理解和教育上的“断层”问题,实现其延续性和持久性。

一方面,近年来,我们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过程中,还不时看到有人在理解核心价值观内容上的偏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价值观分割开来,这不利于宣传教育的深入;另一方面,我们看到在现实家庭教育中,祖辈、父辈和子女之间往往在一些价值观念上存在不小的差异,这有客观必然性,但是,这种状况的存在也带来互相的不理解甚至激烈冲突,特别对青少年一代而言,家庭责任感淡漠、啃老等现象的存在,不能不说与家风熏陶教育感染力的弱化有一定关系。

因此,通过突出家风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将其作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渠道,能增强不同辈际之间的理解,为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重要基础。

三、以家风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2012年底,中 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下称《意见》,新华社 2012年12月23日),这是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落实。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不仅强调要从小抓起,要拓宽途径,而且明确提出要以诚信建设为重点,广泛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形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风尚。

这些年,我们看到这样两方面的事实:一方面是党和国家越来越重视精神文化建设,先后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文化软实力,促进社会和谐,等等;

推荐几首有关“学国学,倡廉洁,树家风”的古诗词

家风家训怎么写

【第1句】:做人要做老实(遵纪守法诚实(表里如一)良人,多做好终有好事。

【第2句】:族内子孙人等,妄作非为,有干名教者,不待鸣官,祠内先行整治。

【第3句】: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第4句】:重道德修养,严情操品性;扶正义,斥邪恶。

【第5句】: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

【第6句】:有百世之德者,必有百世之子孙保之;有十世之德者,就有十世的子孙保之;如果是斩焉无后者,那是德至薄也。

【第7句】: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第8句】: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

【第9句】:一戒是(晚)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

既守四戒,又须规以四宜: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

【第10句】:学生要三勤:手勤、脑勤、读书勤。

【第11句】:休存猜忌之心,休听离间之语,休作生分之事,休专公共之利。

【第12句】:行军打仗,兵最怕骄,骄兵必败;儿女也最怕娇惯,一娇惯,那一定出现问题。

【第13句】:孝敬老人,严教子孙;尊老爱幼,亲穆存心。

【第14句】: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边境。

【第15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第16句】: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

【第17句】:吾家食宋禄三百余年,勿忘后裔不仕。

【第18句】:无瑕之玉,可以为国器;孝悌之子,可以为国瑞。

【第19句】:我今仅守读书业,汝勿轻捐少壮时。

【第20句】:维祖卓识图迁,艰难风雨肇云,世系移蕃,各省籍贯他州;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焉。

【第21句】:提倡勤俭持家,节约光荣,浪费可耻。

【第22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边苦作舟。

【第23句】: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悔读书迟。

【第24句】:赡养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我做起代代相传。

【第25句】:人遗子孙以财,我遗子孙以清白。

【第26句】:人生内无贤父兄,外无严师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第27句】: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

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

【第28句】:亲贤者、远小人;重礼仪、讲诚信。

【第29句】:刻薄成家、骄奢淫逸,就是败家相。

【第30句】:见不义之财勿取,遇合理之事则从。

【第31句】:家家有本难念经,唯有开心念得通。

【第32句】:活到老学到老躺在棺材里不算巧。

【第33句】: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

【第34句】:汉之袁氏累世忠节,吾心所尚,尔等宜以之为师,时时训诫自己。

【第35句】: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第36句】:妇女奢淫者败;子弟骄怠者败;兄弟不和者败;侮师慢客者败。

【第37句】:奉先思孝,处下思恭;倾己勤劳,以行德义。

【第38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第39句】:房氏后裔起名,班辈按一字居中,一字居后,不得紊乱。

【第40句】:凡是不 爱已的人,实在欠缺做父亲的资格。

【第41句】:儿童是创造产业的人,不是继承遗产的人。

【第42句】: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为儿孙作马牛。

【第43句】:独立人格、勤俭节约、凡事忍耐、不断学习、为人正直、用心做事。

【第44句】:读古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养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治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第45句】:传家两字曰读与耕,兴家两字曰俭与勤。

【第46句】:成家子,烘如宝,败家子,钱如草。

【第47句】:常将有日思元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第48句】:不以已长望人,虽卑贱皆得尽所能。

【第49句】:不孝父母,敬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存心不正,风水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做事乖张,聪明无益;时运不济,妄救无益;妄取人财,布施无益;不惜元气,服药无益;淫恶肆意,阴陟无益。

声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81046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