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骑行感言
你对骑行川藏线有什么看法
出发前先练几个月是最重要的,你必须让你的身体适应长时间大强度的骑行,另外可以从成都出发,可以缩短不少时间,成都的青旅可以解决你很多问题,还能找到骑友。
骑自行车看风景的说说
一、 失去的我们不妨让其失去,因为它可让我们少些惆怅;得到的我们不妨少些满足,因为它可让我们多些清醒。
二、 夜,太静了,而且月光又像朦胧的银纱织出的雾一样,在树叶上,廊柱上,藤椅的扶手上,人的脸上,闪现出一种庄严而圣洁的光。
海似乎也睡着了,我听到轻柔的浪花拍在沙滩上的微语。
三、 我想去旅行,一个人背包,一个人旅行,一个人目睹沿途的风景,拿着相机,拍下沿途上的风景,记录沿途的心情。
那样的生活才是我想要的。
四、 旅游时最好的习惯:找个舒适的小店,挑张雅致的明信片,送给中意的TA,背面写上:某年某月某日,下午某时,天气晴,我在某地,想念你。
五、 总有一天,我会丢下我所有的疲倦和理想,带着我的相机和电脑,远离繁华,走向空旷。
六、 有一种旅行,叫单车旅行。
它没有奢侈准备,只是需要垮上后座的勇气和一颗想走即走的心,就算是一辆永久单车也能让你的梦想走很远。
一个人骑行,孤单却内省;一群人骑行,壮观而有力。
希望有一天,自己也像他们一样,踩着单车上路,经历一种身体下了地狱,眼睛进入天堂,灵魂归入故里。
七、 各大名山上人流如织,挤得你死去活来,山上的景还不错,可往往至精彩之处便有一白须老和尚拦路收费。
可应了某杂志上写的:“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挡住道,一边晒太阳,一边卖门票。
”气愤之余,又有几丝无奈。
八、 将圆未圆的明月,渐渐升到高空。
一片透明的灰云,淡淡的遮住月光,田野上面,仿佛笼起一片轻烟,股股脱脱,如同坠人梦境。
晚云飘过之后,田野上烟消雾散,水一样的清光,冲洗着柔和的秋夜。
九、 人生就是一次充满未知的旅行,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在乎的是看风景的心情,旅行不会因为美丽的风景终止。
走过的路成为背后的风景,不能回头不能停留,若此刻停留,将会错过更好的风景,保持一份平和,保持一份清醒。
享受每一刻的感觉,欣赏每一处的风景,这就是人生。
十、 何为旅行
旅行不是一次出行,也不只是一个假期。
旅行是一个过程,一次发现。
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
真正的旅行让我们直面自我。
旅行不仅让我们看到世界,更让我们看到自己在其中的位置。
究竟,是我们创造了旅行。
还是旅行造就了我们
生命本身就是一场旅行。
生命将引领你去向何方
十一、 一个人去旅行,而且是去故乡的山水间徜徉。
临行之前,面对太多的疑问和不解:为何是一个人
也有善意的提醒:何不去远方
昆明呀——赶一个花海;三亚呀——赴一个蓝天碧海。
只是微笑地固执自己的坚持,不做任何解释。
没有人明白,这一次是一个告别,或者一个永远的告别,以后我会去到很多很繁华或苍凉,辽远或偏僻的地方,而会常常想起这一次的旅行,想起那座山,那个城,那些人……十二、 当你见过了世界上最美丽的风景,你的内心会被洗成一片空白,自由而宁静,因为它抚平了心底的不安;当你尝到了极品的美食,会得到最大的满足,因为它填补了你的空虚。
你在无垠的海边第一次听到了自己心跳的声音,你在潮湿的风中感受到了平稳的呼吸,多好听啊,一遍一遍的……你突然明白自己还活着,并且如此真实的活着——这,就是旅行的意义。
十三、 山和水并行着,让灵魂在岁月的风沙中磨练、轮回、遭遇。
“你为何要一直流动呢”山问,“难道万顷良田不值得你孕育难道万千挫折不值得你面对难道万种痛苦不值得你化解”‘水没有回答,只是依然把痛苦放大,卷起千层浪,淹没村庄,狰狞得张扬。
十四、 赶快上路吧,不要有一天我们在对方的葬礼上说,要是当时去了就好了。
十五、 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我们来到了海边,一眼望去,茫茫的大海,水天相接,真是美极了
这时,海浪一阵阵拍着海岸,一波又一波地吞噬着沙滩上的脚印。
海水渐渐地退潮了,平时藏在海里的石头正大片大片地呈现在眼前。
被海水长期浸泡的石头,已经形成一层厚厚的青苔,就像一块块碧绿的绒毯。
十六、 我想一个人旅行,背上简单的行囊,踏上行程,走过一个又一个陌生的城市,去感受旖旎的自然风光,绚丽的民族风情,悠久的历史文化。
抛开尘世的纷扰,远离城市的喧嚣,寻找一份宁静,奢侈地享受旅不问人,行随己意的潇洒。
十七、 人生就是一次充满未知的旅行,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在乎的是看风景的心情,旅行不会因为美丽的风景终止。
十八、 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会以为这就是世界。
十九、 旅游,放松心情,用眼睛享受风景。
歌里唱的是“你离开我,就是旅行的意义”,我没有值得分享的感伤爱情故事,唯有讲述此间途经的美景,分享没有男主角的相片。
二十、 路旁边浪似地滚着高高低低的黄土。
太阳给埋在黄土里,发着肉红色。
可是太阳还烧得怪起劲的,把他们的皮肉烧得变成紫黑色,似乎还闻得到一股焦味儿。
西藏自驾游攻略
车旅行装备一览表一、基础设施(一)基础设施:(1)旅行设备:自行车山包、帐睡袋、防潮垫、军用壶、保温瓶、车载水壶、腰包、护腕、护膝,自行车手套、运动手表、(2)摄影器材:傻瓜相机、海鸥df、胶卷若干、望远镜(3)车载工具:六角扳手、螺丝刀、老虎钳、活动扳手、脚踏气筒、补胎用具、备用内胎、长刹车线一根、机油、铁丝少许旅途费用预算全程预算方案 *以35天的旅途时间算* (二)准备阶段:(要想到,你是去旅游、体验生活的。
所携带物品一切从简。
) 全新轻便公路自行车一辆,价值500元左右(配有钢线锁和U形锁各一把),已调试好;廉价背包一个,30元; 傻瓜相机一部(可以从朋友处借或家里用着的,但质量要好); 胶卷4个,70元; 修车工具:铁钳、多用扳手(钢皮制成)、多用螺丝刀各一个和小钢丝一根; 小手电筒、绳圈(自己卷成的,坚韧)各一个; 单面刀片、打火机各两个; 备用药品:止血贴、保济丸、康泰克、万金油、正骨水等等,还要常备消暑冲剂; 摩托车雨衣一件,30元; 太阳帽一顶,10元; 袖珍地图一本,10元 电话卡一张,30元; 再加上毛巾、牙膏、牙刷、纸巾、剃须刀等生活必须品。
哦,还要一本笔记本。
骑自行车远行应携带的物品一、随身物品一辆高质量的自行车是远行必备的,这个不用说了。
骑自行车出去两天以上、100公里以上,算远行了,我们各自把自己的经验写出来,我先写,其他同学补充喔。
(1)一次性雨衣一件。
这是必备的,不论远近,建议大家必备。
(2)备用胎一到两条。
这也是必备的,不论远近,建议大家必备。
因为群里各人的车尺寸不一,别人的未必适合你,还有的人出去从来不带备用胎,这非常不好,因为有的内胎刺穿的地方无法修补,还有的车装上内胎后连穿几条内胎的,这就是外胎的问题了,外胎有问题的时候要坚决换掉,因为没人出去带外胎备用的,当外出的时候连连爆掉几条内胎、都爆同一个地方的时候,你就叫天天不应了。
(3)补胎工具。
有空在家练习下自己扒胎、换胎、补胎,虽不指望以后靠这招吃饭,出去的时候急了也能用上两招,艺高人胆大。
(4)其他工具,补胎工具、内六角、螺丝批等,最好是整套的便携工具,其中补胎工具是最常用的,当然最好没机会用上。
(5)备用药品,如云南白药、止血贴、保济丸等,队伍中不必人人有,有人有就可以了。
(6)御寒服装,骑车的时候感觉很热,挺下休息的时候慢慢就感觉冷了,春秋季最好带件自行车风衣或骑行坎肩等,冬季则需要更厚实的骑行服,如抓绒类的,抓绒的骑行服装有两种,一种是压了膜的,防风效果很好,可以连风衣都省下了,还有种不压膜的,春秋季节能用,刮北风的时候就寒风刺骨喔。
(7)瑞士军刀,正宗瑞士军刀几百元一把,阳江的仿冒产品几元到几十元,也能用了,呵呵,这个东西有最好,没有也勉强能应付。
(8)其他骑行装备:头盔、车前后灯、气筒、等。
(9)自用餐具、个人物品。
(10)补充能量的零食。
怎样从零开始学习骑大排摩托车
《在古诗里旅行》作者:李方 在古代中国,最活跃的旅客大抵是诗像元那种写散文的比较少见。
农民一般被固定在土地上,很少有机会出门,除非服役或迫于天灾人祸。
商人较多旅行,但他们是社会边缘人,被认为不入流。
旅行产业主要靠政府买单。
由于选拔高度,官员大都是兼职诗人,旅行中不免猛干第二职业。
同时,总有批量诗人出于上进心而踏上旅途。
因此说,最活跃的旅客大抵是诗人。
相当高比例的古诗实际人是游记。
本文想谈谈诗人作为旅客的特点,比较散漫,想到哪儿算哪儿。
诗人骑驴 驴是诗人最佳旅行工具,像骑马,“一日看尽长安花”,比较俗。
陆游诗:“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
细雨骑驴入剑门。
”酷毙
人仗驴势。
贾岛骑驴直撞进韩愈的仪仗队。
那壁厢在喝:找死呢
贾岛说,非也非也,我这儿正“推敲”呢。
韩愈心想,咱文起八代之衰,你这笨鸟算是撞对人了,我看还是“僧敲月下门”比较爽。
驴子曰:瞧,撞出了成语,乖乖。
提速 古代旅行,突出一个慢字。
清朝算是效率甚高,八百里加急,一封电报从北京特快违背到广州,也得好几十天,而且驿马倒毙于途不知凡几。
李白相当于铁道部长,说,提速吧,于是“十张杀一人,千里不留行”,“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李白一向看不起杜甫做诗的苦哈哈,但老杜的马拉松也不含糊:“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4个字跑掉一两千里路。
当然,老杜后来跑到一半就掉头南正职,到死也没着洛阳的影儿。
最狠的韩愈。
“一封朝秦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不过提速这事儿不能抬杠,花木兰还“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呢。
俄罗斯方块和期权 李贺在路上,想到好诗句,就随手写下来,扔进一个专用口袋,回家取出来再往一块儿拼,有点像在游戏机上玩俄罗斯方块。
打仗的迷信锦囊妙计,写诗的迷信锦囊妙句。
按金融术语,这叫期权,诗人在旅途中仓促难以成篇,就先把期权拿到手再说,买个踏实。
李贺也正因为这个习惯,所以好句子有的是,但好诗相对少得多。
毛主席作诗的时候,特别喜欢向他“借钱”。
你“一唱雄鸡天下白”,像“天若有情天亦老”。
环形跑道 顾炎武号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有那么些年,看来杜牧也没闲着,但总是围着扬州城跑圈儿。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结果路没少跑,读书却多半稀松,“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检讨书上也说自己没干有益国家有益人民的正事儿。
当然也有话可说:朝廷里乱糟糟的,咱才不蹚那浑水。
环形跑道上的诗人,大都苦闷。
杜甫说“北极朝廷终不改”,可那段时间也正是他最苦闷的时候,虽然在围着皇帝转,但顶多是颗冥王星,远了去了。
还有文天祥,转战抗元的岁月,作诗说自己的心就像指南针,永远向着朝廷,真是比黄连还苦。
有潇洒的,有苦旅的 王维和岑参差不多是同时代人,当时好多人都想去西域立功。
王维送别这样一位时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岑参则在把朋友往回送:“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有潇洒的,有苦旅的。
盛唐生活的幸福,在于社会的多元化,你可以在辋川别墅吟风弄月,也可以去西域大漠求取功名,没有告诉你必须怎么着,才能怎么着,否则别后悔你将来怎么着,等等。
人小诗不大 “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 宋之问被贬到广东,后蒙召回,渡汉江时写了这首诗。
宋之问是靠写诗逗武则天开心挣面包的,总之有点“小”。
这首诗情真意切,但还是不免有点“小”。
同是被贬召回,刘禹锡则说:“种桃道士归何处
前度刘郎今又来。
”爽。
人小,诗也大不起来,走得再远也大不起来。
最好的诗是让人发呆 最好的诗不是让人立刻有所感悟,而是让人发呆。
《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我每读一遍,就发一遍呆。
发了半天呆,还是一点想法都没有。
那是深切的感伤,是我所不能体会的,只能发呆。
为了不继续发呆,只好不读。
可忍不住又想读。
如果什么东西可以上瘾的话,发呆应该是一种。
如果我是诗中那位旅人,我怎么受得了。
盲流大军 觉得自己成了,但还没有官做,就得出门上游历天下,结交朋友,当然主要是结交做官的朋友,按客气的说法,是为了“实现政治抱负”,是谓壮游。
这种游历在唐朝的时候蔚然成风,简直可以组成一支盲流大军,李、杜都曾亲历其盛,传下诗篇。
一面自标高格,一面又投门上书:“生不用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不要因为他是李白就不敢说他矫情。
我最关心的是这支盲流大军的经济来源。
我读大学的时候,经常遇到的外校的盲流诗人以交流诗歌为名蹭吃蹭住。
这样说可能太损了,里边也还有几个真诗人。
糟蹋山水 据说诗人里以乾隆皇帝产量最高,大概也是因为他游的地方最多。
诗产量和旅行路线长短基本上呈正比关系。
难得乾隆何时何地几乎从来没有卡壳的时候,就苦了那些山水名胜,好好的衣服招谁惹谁了,硬往上贴补丁。
再加上那笔软骨病般的书法,遂成一浩劫。
其实,走的路越多,写的诗越多,这个说法也不一定对。
顾炎武走的路也相当不少,但写诗少,净忙着记笔记了,此处可屯一营人马,彼处可以埋伏,全是恢复之计。
可见,关键是要有闲。
无所事事,那就写诗吧。
这么写下来,诗当然要完蛋。
乱炖 一帮扬州人联句,末了轮到某盐商,必须用“红”字作结。
盐商情急之下随口诌出“柳絮飞来片片红”。
扬州八怪之一金农见他下不了救场,说这位董事长其实与古人暗合,诗应该是这们的:“甘四桥边甘四风,凭栏犹忆旧江东。
夕阳返照桃花岛,柳絮飞来片片红。
”众人都赞好一首怀古绝句。
东北菜里有一道“乱炖”,就是这个味道。
诗人旅行到具有历史意义的景点,总不免要怀怀古,多半带有乱炖的味道,难怪有诗人讽刺说:“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在一个缺乏历史哲学的国度里,最高明的也就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