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语录在线听

08-25 文案句子 投稿:倾诉林

【第1句】: 【倪萍姥姥语录读后感】

[倪萍姥姥语录读后感]倪萍姥姥语录读后感这个假期我读了《姥姥语录》,读后收获之大出乎我的意料,倪萍姥姥语录读后感.这是来自著名主持人、演员倪萍心底的一则则姥姥与外孙女之间爱的故事,令人为之动容,清澈质朴、真挚感人的文字,温暖人心.倪萍带领读者走进她99岁姥姥的平凡生活,追忆作者与姥姥一起走过的有泪有笑、有滋有味的日子,细述这位纯朴、善良的山东老人生命中的最后乐章,分享她那些看似平常却让人终生受用的生活大智慧.这本书读后有两点给我触动很大,一是姥姥的智慧,二是倪萍的孝心.先说第一点:倪萍的姥姥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没有多少文化,但倪萍之所以花如此大的功夫写姥姥,就是因为这个姥姥值得一写.姥姥活到99岁.解放前、文-革前姥姥没少吃苦,倪萍说,“多少个艰难的时刻,都是姥姥用她那大白话点拨着我,多少个想不开的问题,都是姥姥一个个鸡毛蒜皮的比喻让我豁然开朗;姥姥的宽容,姥姥的良善,不断地修正着我的缺点,改正着我的错误;姥姥的智慧,姥姥的光亮始终照耀着我,温暖着我.”姥姥有哪些智慧的大白话和鸡毛蒜皮搬的比喻呢?“有一碗米给人家吃,自己饿着,这叫帮人;有一锅米吃不了,给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帮你.”“不管啥事你想不通,倒过来想就通了,什么人你看不惯换个个二就看惯了!”“爱越分越多,爱是个银行,不怕花钱,就怕不存钱.”“东西不在多少,话有时候多一句少一句就得掂量掂量,有时一句话能把人一辈子撂倒,一句话也能把人抬起来.”“人生下来就得受苦,别埋怨,埋怨也是苦,不埋怨还是苦,你们文化人不是说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吗?什么是甜?没病没灾是甜,不缺胳膊少腿是甜,不识字的人认个字也是甜啊!”“日子得靠自己的双脚往前走,大道走,小道也得走,走不通的路你就得拐弯,拐个弯也不是什么坏事,弯道儿走多了再走直道儿就走快了,读后感《倪萍姥姥语录读后感》.走累了就歇会儿,只要你知道上哪儿去,去干嘛,道儿就不白走.人活一辈子就是往前走,你不走就死在半道儿上,你为什么不好好走,好好过呢?“这就是姥姥,一个没有文化的中国老年妇女说出来的话语!透着豁达,透着大度,透着善良,透着哲理,透着一个大写的人的人格魅力!再说第二点:倪萍的孝心.倪萍为了让97岁的姥姥每天有些事做,就想了一个点子:说欧洲某国家收购瓜子仁,要求必须是手剥的,不能用嘴嗑,瓜子仁必须是完整的,15元一斤,问姥姥愿不愿意在家里剥瓜子,姥姥很是愿意,于是就开始剥瓜子.那时起倪萍就按瓜子重量给姥姥发工资,并动员全家偷偷吃掉这将“出口欧洲”的瓜子仁,甚至有朋友来临走也要让朋友带上些.姥姥因此有了事做,自己也觉得自己还有用,还挣了钱.这件事可见倪萍是费尽心思让老人在世的日子快乐乐.倪萍把姥姥接到北京一起住,姥姥有很多旧衣服,那真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结果,倪萍听专家说屋里多年不穿的旧衣服是个污染源,就动员姥姥扔了不穿的旧衣服,姥姥哪里肯啊,于是倪萍想出一招,告诉姥姥说,单位里收旧衣服,一百元一件,,这下姥姥一下找出二十三件旧衣服,倪萍自然第二天交给姥姥两千三百元钱,姥姥乐啊,这么好的事情,于是姥姥立马动员倪萍的几个表妹快找旧衣服,一个表妹电话告诉倪萍,说姥姥来家一下找了五十七件旧衣服要叫倪萍拿到单位,表妹电话里大笑,知道没这么好的事情,五千七啊,倪萍一听知道惨啦,马上跟姥姥说,单位内部的事情,别再往外面说啦,姥姥却说:“有好事想着别人,别人就老想着你,你有了好事不想着别人,只顾自己,最后你就剩一个人了.一个人就没有来往了.一个人一辈子的好事是有限的,使完就完了,人多好事就多!”“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趁亲人还健在,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情,让长辈感觉幸福、满足.只要让父母感觉幸福、满足就是孝顺”,《姥姥语录》提醒我,及时爱我的亲人.。

【第2句】: 倪萍新书《姥姥语录》读后感

[倪萍新书《姥姥语录》读后感]原文地址:水门口的大智慧―――倪萍新书《姥姥语录》读后感作者:庞炳祥春节过后的第一次周末休息,我待在家里哪里也没有去,坐着、躺着看了一遍倪萍的新书《姥姥语录》,倪萍新书《姥姥语录》读后感。

说实话,过去我是不看名人出的这类书的,尤其是娱乐界名人出的书。我认为那是名人们凑热闹的事。

这几年名人们出了很多的书,我都不去看,包括倪萍出的上一本书,也就是宋丹丹小品里说的《日子》,我也没有看过。有时间我宁愿去翻翻女儿小学时的《脑筋急转弯》。

但上周我去倪萍的博客上逛了一圈儿,感觉还行,几篇博文都像准备着上《读者文摘》杂志似的,挺温润煽情。恰好又去席殊书店里看到了这本新出的《姥姥语录》,不暇思索就买了来。

当时没有顾上浏几页文字,只看上了书内朴拙的插图,心里就觉得应该是一本可以翻翻的书。我看书有些不好的毛病。

拿到一本新书,一是看出版社,相当于买衣服看牌子。倒不是名牌的衣服就好,只是很通常地觉得大的牌子下的货物质量应该有一定的保证。

此书是中华书局出版的,首先就从心里认可了。二是看印数。

此书第一次印刷就印了20万册,这让我暗暗称奇,心里的认可度又增强了几分。须知名人出书当然要靠名人效应,但单靠名人效应也不一定卖出这么多的册数。

出版社的编辑们也不都是白吃干饭的,他们即使都是倪萍的粉丝,也不可能出一堆卖不出去的书,拿真金白银开玩笑,赔本赚吆喝。三是看字数。

倪萍的这本书不到10万字,愣让编辑们鼓捣成这么厚厚的一本像模像样的书,纸质印刷都很精美。这本书的字数不足贾平凹新书《古炉》字数的六分之一,但也是印的一样大的开本,说明出版社和编辑们是很看好这本书的。

所以我放心地第一次买了名人之书,准备在累了的时候让自己轻松一下。然而此书让我拿在手里就没有再放下,坐着、躺着几小时看完了这本书。

看完了,揉揉眼,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发呆。不消说,我首先是着了倪萍的道了。

这本书平淡真实的情感和语言营造出的如天籁之声的意境让我久久都没有走出来。荣成是我去过的,和荣成的朋友一起吃过海鲜,喝过大酒。

那时听到的荣成话感觉有些发笑,觉得荣成人的舌头有点硬。可现在看这本书,竟感觉就像听到了过去倪萍和她姥姥的对话似的,影影绰绰,听不清楚,但分明是听到了。

那声音和在荣成成山角酒店里听到的山东话一个味儿。在这本书里,我觉得倪萍延续了她当主持人时的风格:煽情。

她把她与她姥姥的那份亲情煽乎的让你热泪盈眶。她在书中写道,她主持风格形成的老师就是她姥姥。

她姥姥教育她要说人话。我的理解是,她姥姥是教育她要说人话,就是要说能让人听懂了的话。

这要比某男主持人一脑门子官司似的崇高,时不时地冒出几句外语,和一些外国要人说一些谁也听不懂的话要强的多。倪萍用一个女人的细心,回忆了她和姥姥五十年生活的点点滴滴,姥姥生前\"闲着没事说的那些没用的话\",和姥姥在一起的快乐的穷日子,读后感《倪萍新书《姥姥语录》读后感》。

我相信除了书中所写的,倪萍的心中这样的对话和场景还有许多许多,写出来的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但这些写出来的、印出来的,应该是最经典的,也应该是倪萍心中分量最重、最难忘的。

姥姥的这些语录,乍一看似曾相识,我们小时候在老人们的口中大多听过,虽然内容不一,但大意相同。可是你仔细咂摸倪萍姥姥的语录,却会有豁然天门中开的感觉。

姥姥的语录是什么?大实话,大智慧,大道理!真真正是:与平凡处见真情,与细语处听惊雷!我不想过分赞誉倪萍的这本书。说句倪萍听了不高兴的话,这本书也许很快就会淡出人们的视线。

看过的人们感动一番,感叹一番,再深入地思考对照一番,也不可能永远记着。我想说的是,倪萍姥姥这些智慧语录,虽然比不上伟人的名言格句,但也句句真实,入人肺腑。

就像倪萍自己在书中说的,就是\"一张储蓄善良、坚持、美好、宽容、勤奋等等所有美德的银行卡,开始取不出钱来,等存满了就能随便花,一辈子都花不完,是一张永远刷不爆的人生卡\"!看完此书,我的心中充满了对老太太的崇敬之情,也非常羡慕倪萍有一个这么好的姥姥。你想想吧,一个不识字的从过去的岁月里煎熬出来的小脚老太太,说出的话在今天让我们看来句句都有醍醐灌顶的效果。

姥姥的脑子里是怎么想出来的呢?倪萍没有解释,我看也解释不清楚,只能说是在漫长的生活中磨练出来的。问题是一代一代的人都在磨,但真正磨出来的不多。

这个活了九十九岁的老太太是个神。本书的另一大看点是倪萍的真情、细心和孝心。

通过写姥姥和其他的亲人,一不留神也把自己写了出来。在书中,我们能看到一个自强、自立、奋斗不息而又柔肠百转的女人想象。

这让我感到由衷的钦佩。我想倪萍这种性格的形成应该得益于她童年贫穷而又快乐的水门口的农村生活。

这和我的经历相仿,我能想象的出农村经历给了她什么,而她又没有忘记,这就非常难能可贵了。一个现在生活在京城的文艺大腕,能把年过古稀的小脚姥姥接来同住,膝下承欢,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

这个外甥女养对了。

【第3句】: 倪萍著《姥姥语录》的读后感

[倪萍著《姥姥语录》的读后感]

倪萍著《姥姥语录》的读后感

自从不上班后,在家没什么事,年前女儿从网上买来三本书,一本是倪萍著的《姥姥语录》、另两本是白岩松的《幸福吗》和《看美国》,因我也是倪萍的粉丝,上次她的第一本《日子》我也买了,所以这两天有空时,我先看完了倪萍的《姥姥语录》,倪萍著《姥姥语录》的读后感。

在书中都记录了倪萍姥姥的一点一滴,做人的观念,她姥姥用的是最朴实的语言,是她姥姥一辈子从生活中得到的,倪萍从感受中得到启发。同时也过着和一般传统的老太太一样的日子,她姥姥是烈属,儿子在部队救人而牺牲了,没有放声哭过一次,就这样一个坚强的老太太,以此影响了倪萍的一生。

倪萍用《姥姥语录》走进99岁的平凡日子,分享给人们质朴无华人生智慧,同时倪萍也给了姥姥晚年幸福生活,充满阳光,姥姥享受子孙们的孝心,走完了九十九岁属于人类长寿的老人。

倪萍与众不同,是名人也是一位大忙人吧!但在她姥姥这里还是个外生女,一有时间就读报、读书给她姥姥听(因她姥姥不识字),陪老人家逛街,到最好的饭店请老人家吃,买最好的衣服给老人穿等等,这些都是物质上的享受,而倪萍在精神上也一样关心她姥姥,读后感《倪萍著《姥姥语录》的读后感》。

姥姥挣钱了这一节。因为她姥姥九十七岁年纪大了,而且又不识字、又不做事,一空下来就睡觉,这样长时间对身体不好,倪萍发现,只要姥姥有事做了,就不会睡觉了,倪萍就想法要姥姥能做点事,力所能及的事,而且还要有报酬给她。

第一件是:要姥姥叠报纸,每天把3份不同的报纸,按同一类、大小张、图片、没图片分类整理好,而且每天给老人15元钱,到月底结帐,按时给她。

第二件是:发现姥姥做了一段时间,做熟了很快就完成叠报任务,等空又要睡觉了,她又想出了要她剥瓜子仁,说是出口的,也是每天15元,两样“工作”要她完成,而且给她“工资”时也是很认真的,到后来甚至把钱通过邮局,要老太太亲自盖章为至,你说认真呗!

但老太太也是很认真的,到底是年纪大了,她也不清楚这钱到底是谁给的,这些报纸和瓜子给谁的,照样剥,而且经常超额完成任务,到后来倪萍她们各个亲戚家里都是瓜子仁,开始还争着吃,到后来看见瓜子仁要逃,她老人家还是很开兴地“工作”着,“工资”也是照领,不再睡觉了、饭量也增加了、精神也好了,虽然老人是不缺钱花的,倪萍是大把钱给她的,可老人认为自己挣的钱用起来踏实、趣畅。

以上这一列举不仅倪萍有经济条件,但最关键的是她有一份孝心,使得姥姥不寂寞,有事做,97岁的老人认为自己也能挣钱等等,使的老人开心。

现在大多数家庭还是不缺钱的,城里的老人也都有老保的,有的认为只要给钱了物质丰富就是了,其实也不是这样,现在的老人缺的是这份孝心,缺的是精神上的,希望子女常回家看看。

〔倪萍著《姥姥语录》的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声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81046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