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小孝心感言
求一篇“孝心感言”
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几千,它始终是衡量一个人品德高下的重要标准之一。
不孝被视为大逆不道,是家庭和社会都不能容忍的。
然而,社会文明发展到今天,孝敬之心反而在人们心目中淡漠了。
笔者所在的城市,每年见到一些老兵退伍时(说是老兵,其实大都不足30岁),拿到退伍费后,不是饭店聚餐,就是上街为自己购皮鞋、西装,或不吝花钱给女友买可心的礼物,却极少见人向至亲至爱的父母表示爱心。
有报道说,如今一些高等学府的莘莘学子们,给父母写信极为“简练”,开门见山就是要钱,连一句问候语也没有。
最“简练”的信,只是“爸:钱。
儿。
”看到这样的情景,读着这样的信,不能不说是件憾事,让人心寒。
孝敬之心,是一个人善心、爱心和良心的综合表现,它与对党和人民忠心并无矛盾。
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孝敬之心的人会对党和国家无限忠诚。
事实也是如此,古往今来,优秀的中华儿女都既有精诚报国之忠心,又有善待父母之孝心。
岳飞牢记母亲训诲,成为爱国抗金英雄;陈毅元帅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可他也是一个大孝子。
解放后他和夫人张茜回老家探母,亲手给母亲洗衣洗澡,表达多年来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的歉疚和遗憾。
许世友更是有名的孝子,但他也是出名的良将……在他们身上,忠心和孝心得到了完美的统一。
这里用得着一位名人的话:“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事,论事天下无孝子。
”
家长如何给孩子写孝心事迹感言
前两天看过两篇文章,讲的都是关于孝心的故事。
一则是: 一男孩小时候家境贫穷,看着常年辛苦劳作的父母,发誓将来一定要让父母过上幸福的生活。
长大后经过他孜孜不倦的追求,终于拥有了百万资产,把父母接到城里享受幸福的生活。
父母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那幸福自然是让人羡慕不已。
全村的人都说此子孝顺。
只是没几年,母亲因过于肥胖儿患了心脏病,高血压。
父亲也因终年不再劳作换上了糖尿病。
这些富贵病致使他们的幸福生活打了折扣。
还有一则是:在外企工作的一女士,每天中午,都让他60多岁的老父亲给她送午饭,刚开始同事们都不理解她,笑她这么大了还让老父亲做饭送饭,实在是不孝。
不曾想她却说:“自从母亲去世后,父亲总是一个人,孤孤单单的,中午自己一个人从来都不做菜,随便吃点,整天一个人呆在家里。
自从我让他给我做饭送饭,他每天特别勤快,早上到菜市场买菜,回家就忙着摘菜、洗菜、做菜,做好饭菜自己先吃一些,再给我送来。
这样,他既锻炼了身体,又让他觉得每天有事可做,生活好像一下子充满了阳光。
因为他觉得她的女儿需要他,他还有用。
” 看完这两则故事,我不禁想起了我的父母,爸爸60岁时终于盼到他退休了,本想接父母来我家长住,以享天伦之乐。
不曾想:父亲坚决不同意,更可气的是他还承包了一些责任田,说是没事的时候锻炼锻炼身体,还可以吃到自己亲手种的绿色粮食和蔬菜。
任凭我们兄妹怎么劝也不听。
每每回去,母亲总是唠叨,说我父亲从来不让她睡懒觉,总是每天早晨带着她到田里去锻炼。
有时候看到他们灰头土脸的忙碌着,心里很不是滋味。
父亲总是笑哈哈的说:“生活中有些事可做,才是幸福的。
”看到他们身体倒是硬朗,也只好作罢。
现在想来,终于明白了父母的想法了。
我现在唯能做的是常回家看看,多听听他们的唠叨,他们就已经很满足了。
祝天下的父母健康长寿。
我向父母献孝心活动感悟
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父母给予的。
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就把他们最真挚的爱,无私地奉献给了我们。
母亲用乳汁把我们喂养,父亲用深情把我们沐浴。
在我们成长的路途中,每一步都包含着父母的心血和劳作。
寒冷时,父母给我们温暖;困难时,父母给我们支持;生病时,父母给我们照顾。
父母对儿女的爱比天高,比海深,比地阔,因此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海”父母的爱是无边无际的,无论他们打我们、还是骂我们,都是对我们爱的表现啊
父母每天为我们挣钱、操心、担心,无时无刻不在为我们操心,然而,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家庭中的道德礼仪越来越被忽视,我们在尊重老人、孝敬父母方面不如前辈们做得好,有些同学在家里还以“小皇帝”、“小公主”自居,对父母的操劳和关心往往视而不见,无动于衷,稍有不如意就埋怨、指责父母,惹他们生气;还有些同学认为,在社会上对别人是得讲礼貌,在家里对自己人就不用讲道德、重礼仪了。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抚育我们成长,给我们人世间最伟大无私的爱、无价的情,所以,我们应该回报以孝心。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孝敬父母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现在做起,做一个体贴、关心、尊敬、热爱父母的好学生。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应该做到:让父母舒心;多帮忙,让父母省心;勤奋学习,让父母开心。
同学们,试着替父母当一天家,去体验一下父母的辛劳
让我们把爱变成一种习惯,一种快乐,真诚地去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吧
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家长感言怎么写谢谢
孝顺老人——从小事做起
孝心无价感悟
例如:孝不分贵贱,并不是赠与父母钱财就是孝顺,因为他缺少欢笑,缺少亲切,缺少乐趣。
追逐名利,衣锦还乡当然也不是真正的孝顺。
而什么是孝呢
孝其实很简单,它拒绝等待,等待只会让它增添岁月的伤痕。
孝是随时随地的。
他也许是几句贴心的话语;也许是身边陪伴的身影;也许是从远方寄来的信笺;甚至只是让父母对你放心,生活安心。
孝并不是一个物件,它是一种珍贵而又美好的感情。
它充满了儿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和感恩之心。
孝特别简单,无论是用什么方式,只要让父母安心,幸福,温暖或者是高兴,其实都是孝。
等我长大了知道要孝顺父母亲的时候,父母也已经老了。
如果我们不怀以感恩之心去孝敬他们,等他们永远的离我们而去,留给我们的不只只是思念,是谴责。
所以说“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而为什么孝心无价呢
因为我们为父母做的每一件事情,不受形式的束缚,他们都会成为父母心中一生的财富,这种财富不能以金钱来衡量。
所以说孝心无价
孝敬父母不在明日,就在今天,让我们从今天做起,孝敬我们的父母,与他们共度美好的每一天
孝敬长辈,从来都不是可以慢慢来的事。
毕淑敏这样说,古人其实早就这样说了。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说的就是为人子者未及尽孝的遗憾。
在母亲的言传和父亲的身教下,我从小就是一个有礼貌、尊重长辈、孝敬父母的孩子。
每当看到有老人去世,子女们围着灵堂痛哭的时候,我常想,当我的父母去世的时候,我是不是可以不哭,我要让父母踏实安心地离去,而我也是了了父母和我自己的心愿,静静地送他们进入天堂。
后来,我才知道,这只是我一个美丽的梦想。
(]父亲去世的时候,我和两位姐姐捶胸顿足,撕心裂肺,痛哭得让乡邻们都陷入了深深的哀伤之中。
亲友们不解,都说我们姐弟三个一向孝顺得很,也算对得起去世的父亲的,人固有一死,不用这么难过。
对不对得起父亲,对不对得起做子女的良心,我们都很明白。
在那一刻,我们所痛惜的是,我们姐弟三个,各有孝敬父亲的愿望没有实现。
父亲一向爱热闹,我曾想带他来步行街走一走,看一看这盛世繁华。
父亲也是有这个心愿的。
他一直住在乡下,身体比较虚弱,我于是想再过些时日,等他健朗一些,我空闲一些的时候再带他来。
谁知道,这一拖,竟拖成我终身的遗憾。
大姐想给父亲买一把躺椅,每次去街上,都会找一找有没有卖的,曾见过一二次有,但因样式、质量或是价格的原因没有买下。
二姐看着父亲病弱的身体,想给父亲卜一个大卦,算一算我们怎样做才能扶正祛邪,保父亲长命安康。
但因为那段时间每天加班,又正赶上农忙,这个想法也就搁着了,直到父亲去世,也没有能为父亲占上一卦。
因为拖搁,我们没能尽孝,因为拖搁,我们遗憾终身
父亲的过早离世让我们深深震撼,孝要及早
我们把在父亲身上的成功做法和未了心愿,都及时地倾注到了母亲的身上。
母亲省电舍不得看电视,我用一个配电箱骗母亲,装了那东西就省电了。
其实是让姐姐交掉了电费。
买给母亲20多元一斤的东西,我都会说成
【第5句】:6元一斤,两斤半我会说成一斤八。
老年人要营养要补钙,姐姐们长期供给钙片补品,我保证每天一包高钙低脂的牛奶。
给母亲钱她舍不得花,我们都买成东西。
。
。
。
。
。
在我们姐弟三个的精心呵护下,81岁的母亲很健朗,还能跳着粪担浇菜地呢
春节期间,七十多岁的舅舅逢人便夸“泉华你们三姐妹把个老娘养得真当好
”母亲的健朗和舅舅的夸奖,让我和两位姐姐感到无比的幸福。
但幸福的同时,我们总会常常想到父亲,如果我们做得早些、做得好些,或许父亲还健在着,或许我们可以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