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牡丹花感言
宋代七言绝句100首
宋诗总量颇巨,只取一人的七便有至少三百首,字数限制,不知首。
自清平镇游楼观、、大秦、延生、仙游、往返四日,得十一诗,寄子由同作其三 授经台(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剑舞有神通草圣,海山无事化琴工。
此台一览秦川小,不待传经意已空。
骊山三绝句其一(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功成惟欲善持盈,可叹前王恃太平。
辛苦骊山山下土,阿房才废又华清。
骊山三绝句其二(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几变雕墙几变灰,举烽指鹿事悠哉。
上皇不念前车戒,却怨骊山是祸胎。
骊山三绝句其三(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海中方士觅三山,万古明知去不还。
咫尺秦陵是商鉴,朝元何必苦跻攀。
入馆(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黄省文书分道山,静传钟鼓建章闲。
天边玉树西风起,知有新秋到世间。
濠州七绝其一 涂山(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川锁支祁水尚浑,地埋汪罔骨应存。
樵苏已入黄能庙,乌鹊犹朝禹会村。
濠州七绝其二 彭祖庙(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跨历商周看盛衰,欲将齿发斗蛇龟。
空餐云母连山尽,不见蟠桃著子时。
濠州七绝其三 逍遥台(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佳韵 常怪刘伶死便埋,岂伊忘死未忘骸。
乌鸢夺得与蝼蚁,谁信先生无此怀。
濠州七绝其四 观鱼台(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欲将同异较锱铢,肝胆犹能楚越如。
若信万殊归一理,子今知我我知鱼。
濠州七绝其五 虞姬墓(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帐下佳人拭泪痕,门前壮士气如云。
仓黄不负君王意,只有虞姬与郑君。
濠州七绝其六 四望亭(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青韵 颓垣破础没柴荆,故老犹言短李亭。
敢请使君重起废,落霞孤鹜换新铭。
濠州七绝其七 浮山洞(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东韵 人言洞府是鳌宫,升降随波与海通。
共坐船中那得见,乾坤浮水水浮空。
初到杭州寄子由二绝其一(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蒸韵 眼看时事力难任,贪恋君恩退未能。
迟钝终须投劾去,使君何日换聋丞。
初到杭州寄子由二绝其二(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圣明宽大许全身,衰病摧颓自畏人。
莫上冈头苦相望,吾方祭灶请比邻。
雨中明庆赏牡丹(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霏霏雨露作清妍,烁烁明灯照欲然。
明日春阴花未老,故应未忍著酥煎。
吉祥寺赏牡丹(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
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
吉祥寺僧求阁名(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过眼荣枯电与风,久长那得似花红。
上人宴坐观空阁,观色观空色即空。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一(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二(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徘徊。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三(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寒韵 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
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四(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萧韵 献花游女木兰桡,细雨斜风湿翠翘。
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辞招。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绝其五(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夜泛西湖五绝其一(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新月生魄迹未安,才破五六渐盘桓。
今夜吐艳如半璧,游人得向三更看。
夜泛西湖五绝其二(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三更向阑月渐垂,欲落未落景特奇。
明朝人事谁料得,看到苍龙西没时。
夜泛西湖五绝其三(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苍龙已没牛斗横,东方芒角升长庚。
渔人收筒及未晓,船过惟有菰蒲声①。
按:①湖上禁鱼皆盗钓者也。
夜泛西湖五绝其四(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渐见灯明出远寺,更待月黑看湖光。
夜泛西湖五绝其五(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湖光非鬼亦非仙,风恬浪静光满川。
须臾两两入寺去,就视不见空茫然。
沈谏议召游湖,不赴,明日得双莲于北山下,作一绝持献沈,既见和,又别作一首,因用其韵其一(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湖上棠阴手自栽,问公更得几回来
水仙亦恐公归去,故遣双莲一夜开。
沈谏议召游湖,不赴,明日得双莲于北山下,作一绝持献沈,既见和,又别作一首,因用其韵其二(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先韵 诏书行捧缕金笺,乐府应歌《相府莲》。
莫忘今年花发处,西湖西畔北山前。
望海楼晚景五绝其一(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海上涛头一线来,楼前指顾雪成堆。
从今潮上君须上,更看银山二十回。
望海楼晚景五绝其二(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望海楼晚景五绝其三(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蒸韵 青山断处塔层层,隔岸人家唤欲应。
江上秋风晚来急,为传钟鼓到西兴。
望海楼晚景五绝其四(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楼下谁家烧夜香,玉笙哀怨弄初凉。
临风有客吟秋扇,拜月无人见晚妆。
望海楼晚景五绝其五(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沙河灯火照山红,歌鼓喧呼笑语中。
为问少年心在否
角巾攲侧鬓如蓬。
和陈述古拒霜花(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
唤作拒霜知未称,细思却是最宜霜。
八月十七日,复登望海楼,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与试官两人复留五首其一(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楼上烟云怪不来,楼前飞纸落成堆。
非关文字须重看,却被江山未放回。
八月十七日,复登望海楼,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与试官两人复留五首其二(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眼昏烛暗细行斜,考阅精强外已夸。
明日失杯君莫怪,早知安足不成蛇。
八月十七日,复登望海楼,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与试官两人复留五首其三(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径韵 乱山遮晓拥千层,睡美初凉撼不应。
昨夜酒行君屡叹,定知归梦到吴兴。
八月十七日,复登望海楼,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与试官两人复留五首其四(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天台桂子为谁香,倦听空阶点夜凉。
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
八月十七日,复登望海楼,自和前篇,是日榜出,余与试官两人复留五首其五(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秋花不见眼花红,身在孤舟兀兀中。
细雨作寒知有意,未教金菊出蒿蓬。
和沈立之留别二首其一(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而今父老千行泪,一似当时去越时。
不用镌碑颂遗爱,丈人清德畏人知。
和沈立之留别二首其二(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卧闻铙鼓送归艎,梦里匆匆共一觞。
试问别来愁几许,春江万斛若为量①。
按:①去时予在试院。
六和寺冲师闸山溪为水轩(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欲放清溪自在流,忍教冰雪落沙洲。
出山定被江潮涴,能为山僧更少留。
冬至日独游吉祥寺(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井底微阳回未回,萧萧寒雨湿枯荄。
何人更似苏夫子,不是花时肯独来。
盐官绝句四首其一 南寺千佛阁(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豪韵 古邑居民半海涛,师来搆筑便能高。
千金用尽身无事,坐看香烟绕白毫。
盐官绝句四首其二 北寺悟空禅师塔(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已将世界等微尘,空里浮花梦里身。
岂为龙颜更分别,只应天眼识天人。
盐官绝句四首其三 塔前古桧(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当年双桧是双童,相对无言老更恭。
庭雪到腰埋不死,如今化作两苍龙。
盐官绝句四首其四 僧爽白鸡(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断尾雄鸡本畏烹,年来听法伴修行。
还须却置莲花漏,老怯风霜恐不鸣。
后十馀日复至(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东君意浅著寒梅,千朵深红未暇裁。
安得道人殷七七,不论时节遣花开。
戏赠(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惆怅沙河十里春,一番花老一番新。
小楼依旧斜阳里,不见楼中垂手人。
和人求笔迹(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麦光铺几净无瑕,入夜青灯照眼花。
从此剡藤真可吊,半纡春蚓绾秋蛇。
赠孙莘老七绝其一(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嗟予与子久离群,耳冷心灰百不闻。
若对青山谈世事,当须举白便浮君。
赠孙莘老七绝其二(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天目山前绿浸裾,碧澜堂上看衔舻。
作堤捍水非吾事,闲送苕溪入太湖。
赠孙莘老七绝其三(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夜来雨洗碧巑岏,浪涌云屯绕郭寒。
闻有弁山何处是,为君四面意求看。
赠孙莘老七绝其四(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夜桥灯火照溪明,欲放扁舟取次行。
暂借官奴遣吹笛,明朝新月到三更。
赠孙莘老七绝其五(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豪韵 三年京国厌藜蒿,长羡淮鱼压楚糟。
今日骆驼桥下泊,恣看修网出银刀。
赠孙莘老七绝其六(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阳韵 乌程霜稻袭人香,酿作春风霅水光。
时复中之徐邈圣,无多酌我次公狂。
赠孙莘老七绝其七(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去年腊日访孤山,曾借僧窗半日闲。
不为思归对妻子,道人有约径须还。
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其一(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吴王池馆遍重城,闲草幽花不记名。
青盖一归无觅处,只留双桧待升平。
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其二(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空未要奇。
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
上元过祥符僧可久房,萧然无灯火(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蒸韵 门前歌舞斗分朋,一室清风冷欲冰。
不把琉璃闲照佛,始知无尽本无灯。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①。
按:①湖上有水仙王庙。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支韵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富阳妙庭观董双成故宅,发地得丹鼎,覆以铜盘,承以琉璃盆,盆既破碎,丹亦为人争夺持去,今独盘鼎在耳,二首其一(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人去山空鹤不归,丹亡鼎在世徒悲。
可怜九转功成后,却把飞升乞内芝。
富阳妙庭观董双成故宅,发地得丹鼎,覆以铜盘,承以琉璃盆,盆既破碎,丹亦为人争夺持去,今独盘鼎在耳,二首其二(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琉璃击碎走金丹,无复神光发旧坛。
时有世人来舐鼎,欲随鸡犬事刘安。
山村五绝其一(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竹篱茅屋趁溪斜,春入山村处处花。
无象太平还有象,孤烟起处是人家。
山村五绝其二(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烟雨濛濛鸡犬声,有生何处不安生。
但令黄犊无人佩,布谷何劳也劝耕。
山村五绝其三(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盐韵 老翁七十自腰镰,惭愧春山笋蕨甜。
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
山村五绝其四(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杖藜裹饭去匆匆,过眼青钱转手空。
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
山村五绝其五(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窃禄忘归我自羞,丰年底事汝忧愁。
不须更待飞鸢堕,方念平生马少游。
赠别(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青鸟衔巾久欲飞,黄莺别主更悲啼。
殷勤莫忘分携处,湖水东边凤岭西。
次韵代留别(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齐韵 绛蜡烧残玉斝飞,离歌唱彻万行啼。
他年一舸鸱夷去,应记侬家旧住西。
吉祥寺花将落而述古不至(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今岁东风巧剪裁,含情只待使君来。
对花无信花应恨,直恐明年便不开。
述古闻之,明日即至,坐上复用前韵同赋(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仙衣不用剪刀裁,国色初酣卯酒来。
太守问花花有语,为君零落为君开。
宝山昼睡(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七尺顽躯走世尘,十围便腹贮天真。
此中空洞浑无物,何止容君数百人。
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视雷雨,每大雷电,但闻云中如婴儿声,殊不闻雷震也(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已外浮名更外身,区区雷电若为神。
山头只作婴儿看,无限人间失箸人。
席上代人赠别三首其一(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凄音怨乱不成歌,纵使重来奈老何。
泪眼无穷似梅雨,一番匀了一番多。
席上代人赠别三首其二(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天上麒麟岂混尘,笼中翡翠不由身。
那知昨夜香闺里,更有偷啼暗别人。
席上代人赠别三首其三(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莲子劈开须见臆,楸枰著尽更无期。
破衫却有重逢处,一饭何曾忘却时。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九首,暴雨初晴楼上晚景其一(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删韵 秋后风光雨后山,满城流水碧潺潺。
烟云好处无多子,及取昏鸦未到间。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九首,暴雨初晴楼上晚景其二(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洛邑从来天地中,嵩高苍翠北邙红。
风流耆旧消磨尽,只有青山对病翁①。
按:①谓富公也。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九首,暴雨初晴楼上晚景其三(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白汗翻浆午景前,雨馀风物便萧然。
应倾半熟鹅黄酒,照见新晴水碧天。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九首,暴雨初晴楼上晚景其四(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疾雷破屋雨翻河,一扫清风未觉多。
应似画师吴道子,高堂巨壁写降魔。
追和子由去岁试举人洛下所寄九首,暴雨初晴楼上晚景其五(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删韵 客路三年不见山,上楼相对梦魂间。
明朝却踏红尘去,羞向清伊照病颜。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其一(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陶令思归久未成,远公不出但闻名。
山中只有苍髯叟,数里萧萧管送迎。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其二(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千株玉槊搀云立,一穗珠旒落镜寒。
何处霜眉碧眼客,结为三友冷相看。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其三(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麻韵 东麓云根露角牙,细泉幽咽走金沙。
不堪土肉埋山骨,未放苍龙浴渥洼。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其四(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食罢茶瓯未要深,清风一榻抵千金。
腹摇鼻息庭花落,还尽平生未足心。
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其五(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日射回廊午枕明,水沉销尽碧烟横。
山人睡觉无人见,只有飞蚊绕鬓鸣。
吊天竺海月辩师三首其一(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阳韵 欲寻遗迹强沾裳,本自无生可得亡。
今夜生公讲堂月,满庭依旧冷如霜。
吊天竺海月辩师三首其二(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生死犹如臂屈伸,情钟我辈一酸辛。
乐天不是蓬莱客,凭仗西方作主人。
吊天竺海月辩师三首其三(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欲访浮云起灭因,无缘却见梦中身。
安心好住王文度,此理何须更问人。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其一(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
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其二(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东韵 万人鼓噪慑吴侬,犹是浮江老阿童。
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浪花中。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其三(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江边身世两悠悠,久与沧波共白头。
造物亦知人易老,故教江水向西流。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其四(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吴儿生长狎涛渊,冒利轻生不自怜。
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①。
按:①是时新有旨禁弄潮。
八月十五日看潮五绝其五(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齐韵 江神河伯两醯鸡,海若东来气吐霓。
安得夫差水犀手,三千强弩射潮低①。
按:①吴越王尝以弓弩射潮头与海神战。
自尔水不近城。
临安三绝其一 将军树(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阿坚泽畔菰蒲节,玄德墙头羽葆桑。
不会世间闲草木,与人何事管兴亡。
临安三绝其二 锦溪(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先韵 楚人休笑沐猴冠,越俗徒夸翁子贤。
五百年间异人出,尽将锦绣裹山川。
临安三绝其三 石镜(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山鸡舞破半岩云,菱叶开残野水春。
应笑武都山下土,枉教明月殉佳人。
游诸佛舍,一日饮酽茶七盏,戏书勤师壁(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示病维摩元不病,在家灵运已忘家。
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九日,舟中望见有美堂上鲁少卿饮,以诗戏之,二首其一(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东韵 指点云间数点红,笙歌正拥紫髯翁。
谁知爱酒龙山客,却在渔舟一叶中。
九日,舟中望见有美堂上鲁少卿饮,以诗戏之,二首其二(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微韵 西阁珠帘卷落晖,水沉烟断佩声微。
遥知通德凄凉甚,拥髻无言怨未归。
元翰少卿宠惠谷帘水一器、龙团二枚,仍以新诗为贶,叹味不已,次韵奉和(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岩垂匹练千丝落,雷起双龙万物春。
此水此茶俱第一,共成三绝鉴中人。
书双竹湛师房二首其一(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我本西湖一钓舟,意嫌高屋冷飕飕。
羡师此室才方丈,一炷清香尽日留。
书双竹湛师房二首其二(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江韵 暮鼓朝钟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缸。
白灰旋拨通红火,卧听萧萧雨打窗。
观子玉郎中草圣(宋·苏轼) 七言绝句 柳侯运笔如电闪,子云寒悴羊欣俭。
百斛明珠便可扛,此书非我谁能双。
和述古冬日牡丹四首其一(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尤韵 一朵妖红翠欲流,春光回照雪霜羞。
化工只欲呈新巧,不放闲花得少休。
和述古冬日牡丹四首其二(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花开时节雨连风,却向霜馀染烂红。
漏泄春光私一物,此心未信出天工。
和述古冬日牡丹四首其三(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当时只道鹤林仙,解遣秋光发杜鹃。
谁信诗能回造化,直教霜蘖放春妍。
和述古冬日牡丹四首其四(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元韵 不分清霜入小园,故将诗律变寒暄。
使君欲见蓝关咏,更倩韩郎为染根。
成都进士杜暹伯升,出家,名法通,往来吴中(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蒸韵 欲识当年杜伯升,飘然云水一孤僧。
若教俯首随缰锁,料得如今似我能①。
按:①柳子玉云,暹若及第,不过似我。
子玉以诗见邀,同刁丈游金山(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君年甲子未相逢,难向人前说老翁。
更有方瞳八十一,奋衣矍铄走山中。
柳氏二外甥求笔迹二首其一(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
君家自有元和脚,莫厌家鸡更问人。
柳氏二外甥求笔迹二首其二(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支韵 一纸行书两绝诗,遂良须鬓已成丝。
何当火急传家法,欲见诚悬笔谏时。
送柳子玉赴灵仙(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灰韵 世事方艰便猛回,此心未老已先灰。
何时梦入真君殿,也学传呼观主来。
监洞霄宫俞康直郎中所居四咏其一 退圃(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百丈休牵上濑船,一钩归钓缩头鳊。
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①。
按:①俗说黄杨岁长一寸,遇闰退三寸。
监洞霄宫俞康直郎中所居四咏其二 逸堂(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新第谁来作并邻,旧官宁复忆星辰。
请君置酒吾当贺,知向江湖拜散人。
监洞霄宫俞康直郎中所居四咏其三 遁轩(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冠盖相望起隐沦,先生那得老江村。
古来真遁何曾遁,笑杀逾垣与闭门。
监洞霄宫俞康直郎中所居四咏其四 远楼(宋·苏轼) 七言绝句 押盐韵 西山烟雨卷疏帘,北户星河落短檐。
不独江天解空阔,地偏心远似陶潜。
“李白斗酒诗百篇”下一句是什么
〖饮中八仙歌〗 作者:杜甫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 道逢麹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世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 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 高谈雄辨惊四筵。
描写在秋天赏花的心情的句子有哪些
热不冷。
凤姐和贾蓉说璃炕屏的事。
●第七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府宝玉会秦钟 周瑞家的找人回话,薛王二人长篇在套地谈家务人情.薛姨妈托她到王夫人处给迎、探、惜和凤姐送宫花,她女儿求她为女婿冷子兴说情(因卖古董和人打官司);给黛玉送宫制假花,黛玉用话刺周瑞家的。
凤姐言珍大嫂子叫她明日过去逛逛,王夫人答应叫去。
秦氏向宝玉介绍她弟秦钟,凤姐要见,贾蓉带来见凤姐。
恋风流情友入家塾 起嫌疑顽童闹学堂 宝玉要上学,袭人劝他念书,不然就潦倒一辈子了。
贾政训斥李贵,叮咛让宝玉不要念诗经古文,讲明背熟 宝玉提出不和秦钟论叔侄,而称兄弟。
秦钟、香怜交友,金荣取笑,秦、香向贾瑞告状。
贾瑞偏袒金荣。
贾蔷激茗烟闹事,李贵息事,金荣赔礼。
●第十回 金寡妇贪利权受辱 张太医论病细穷源 金荣对秦钟仗着宝玉和他好目中无人不满。
金寡妇数说金荣退了学占不了薛大哥的便宜。
但又把此事告诉了小姑子璜大奶奶,璜大奶奶要告尤九月菊花盛开。
贾敬寿辰,贾母“不赏脸”未来,凤姐为之解释。
凤姐和宝玉瞧秦氏,秦氏说凤姐“疼我”。
宝玉想起在此睡觉梦游事。
凤姐劝解秦氏,说了许多衷肠语。
贾瑞给凤姐请安。
平儿说三百两银子的利银旺儿媳妇送来了;平儿骂贾瑞癞蛤蟆想天鹅肉吃,没人伦的混账东西。
●第十二回 毒设相思局 贾天祥正照风月鉴 贾瑞来找凤姐。
按约定晚上钻入穿堂。
腊月天寒,白冻一晚而归。
代儒惩罚贾瑞跪在院内读文章,打了三四十大板,不许吃饭。
第二次又在凤姐房后小过道里那座空房子,被贾蓉、贾蔷捉弄。
贾瑞不听跛道人之言,正照,一命鸣呼。
●第十三回 死封龙禁尉 协理宁国府 秦氏给凤姐托梦。
凤姐听秦氏死吓了一身冷汗;宝玉心中似戳了一刀。
“贾珍哭的泪人一般”,奢华办丧事,秦氏丫环瑞珠触柱而亡。
小丫环宝珠甘为义女。
尤氏犯旧疾不出。
宝玉向贾珍荐凤姐理家。
贾珍拄个拐请凤姐理家。
凤姐抓住宁府五件风俗,要治一治。
●第十四回 林如海捐馆扬州城 路谒北静王 宁国府中都总管来,说凤姐“是个有名的烈贷,脸酸心硬,一时恼了,不认人的”。
凤姐威重令行,十分得意。
宝玉秦钟去凤姐处坐。
随贾琏送黛玉的昭儿从苏州回来,言林如海九月初三日已殁,凤姐说宝玉“你林妹妹可在咱们家住长了”。
宁府送殡,北静王水溶会见宝玉。
●第十五回 弄权铁槛寺 秦鲸卿得趣馒头庵 北静王看“宝玉”赞宝玉,赠以前日圣上亲赐兴+月+鸟令+鸟香念珠一串。
凤姐、宝玉、秦钟盱中途在农人家打尖。
宝玉观二丫头纺绩。
来至换槛寺,凤姐到馒头庵(水月庵)要两间房作下处。
宝玉,秦钟与智能玩笑;凤姐弄权图银害命。
自称“从来不信阴司地府报应,凭是什么事,我说行就行”。
问老尼要三千两银子。
智能向秦钟提出“出了这牢坑,离了这些人”的要求。
凤姐为落人情,图三千银,又住一宿。
●第十六回 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秦鲸卿夭逝 贾政生辰,元妃入宫。
贾蔷要下姑苏聘请教习,采买女孩子,置办乐器行头,贾琏有犹豫之意,贾蓉示意凤姐为之说好话,贾琏方允。
凤姐趁机叫赵嬷嬷两个儿子一起去。
贾府忙着盖造省亲别墅。
宝玉看望将死之秦钟,秦钟劝他“以后还该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并自悔“以前你我见识自为高过世人,我今日才知自误了”。
●第十七至十八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宝玉痛悼秦钟。
贾政自谦自幼于花鸟山水题咏上就平平,如今于怡情悦性文章上更生疏;因闻塾师赞宝玉有对对联的歪才情,便带他进园拟匾。
妙玉带发修行,不愿来贾府,王夫人让下个帖子请他。
正月十五上元之日元春归省。
在轿内见园内外如此豪华,因默默叹息奢华过费。
元春自幼为祖母教养;与弟宝玉情同母子,元妃命换“天仙宝境”为“省亲别墅”。
见贾母“满眼垂泪”,一手搀贾母,一手搀王夫人,三人有话说不出,“只管呜咽对泣”。
元妃让众姊妹题诗,元妃极赞薛、林之作。
●第十九回 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宝玉将元妃所赐之糖蒸酪留给喜吃此物之袭人。
李嬷嬷赌气吃酥酪。
袭人推说爱吃栗子,使宝玉把酥酪丢开,宝玉给袭人剥栗子。
袭人以赎身之说试探宝玉,流露出对此“吃穿和主子一样,又不朝打暮骂”的地方的留恋。
宝玉脸上带着胭脂膏子去看黛玉。
黛玉说自己有俗香,无罗汉真人给的香。
又说奇香、暖香、冷香的话。
宝玉胡诌耗子精盗香芋的故事给黛玉听,使其不致睡出病来。
宝钗来了,讥笑宝玉忘了芭蕉诗,急的满头汗。
●第二十回 王熙凤正言弹妒意 俏语谑娇音 宝钗讽刺宝玉元宵不知“绿蜡”之典。
李嬷嬷骂袭人“哄宝玉”“妆狐媚”“配小子”,袭人气哭。
宝玉守袭人,劝袭人,给袭人喂药。
宝玉给麝月篦头,睛雯讽刺,宝玉说她“磨牙”。
湘云至,黛玉因宝玉恋着宝钗而使气回房。
宝玉对黛玉讲“亲不间疏,先不僭后”的道理。
●第二十一回 贤袭人娇嗔箴宝玉 俏平儿软语救贾琏 袭人对宝玉不满诉诸宝钗,宝钗赏其识见志量。
贾琏趁巧姐出痘和多姑娘儿鬼混,被平儿抓住把柄,瞒过凤姐;贾琏叫平儿不要怕凤姐。
●第二十二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迷贾政悲谶语 贾母要给宝钗做生日,凤姐和贾琏商量要比高出一等。
凤姐说贾母喜爱的龄官象一个人,宝钗笑而不说,宝玉不敢说,湘云说象黛玉。
湘云、黛玉和宝玉为此事闹矛盾,宝玉心想目下两人尚未应酬妥协,将来犹欲何为。
袭人劝宝玉“大家随和”,宝玉说自己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笔占一偈,又填一,心中自得。
宝钗说她是引起宝玉说疯话的罪魁。
元妃送出灯迷让猜,宝钗一猜就着,却故作难猜之状。
贾母见元春喜悦,也命制作灯谜大家猜。
贾母说“荔枝”(离枝)让贾政猜。
贾政看了众从姊妹不祥之谜,伤悲感慨。
●第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元妃下谕叫宝钗等去园中住。
贾政传来宝玉,当着王夫人的面,把往日嫌恶心减了八九;虽对所起“袭人”名字不满,但又不让改。
宝玉偷看,抖花瓣于水中,遇见葬花之黛玉。
宝玉用《西厢记》中词句相戏,黛玉竖眉瞪眼,带怒含嗔,说宝玉“欺负”她。
黛玉在梨香院听《牡丹亭》,感慨缠绵,点头自叹,心动神摇,如醉如痴,眼中落泪。
●第二十四回 醉金刚轻财尚义侠 痴女儿遗帕惹相思 贾芸从贾琏处打听得凤姐把和尚的事给了贾芹便向母舅卜世仁要冰片麝香,准备给凤姐行贿,卜世仁拒绝了。
颇有义侠之气的醉金刚倪二不要文约不要利钱借十五两三钱多银子给贾芸。
贾芸买冰麝奉承凤姐。
贾芸看宝玉未遇,遇见小红。
贾芸二次遇到凤姐,凤姐嫌他“拣远路儿走”,不先求她,求了贾琏;但又说不是贾琏主情,她不管贾芸的事。
宝玉叫俏丽干净的小红递茶。
小红因此被秋纹、碧痕骂了一顿;回家做梦,梦见贾芸拾了她的手帕。
●第二十五回 魇魔法姊弟逢五鬼 红楼梦通灵遇双真 宝玉干娘马道婆骗得贾母每日五斤油供奉菩萨,保宝玉无灾。
赵姨娘给马道 婆说这一分家私要不都叫凤姐搬送到娘家去,“我也不是个人”。
并叫马道婆设法绝了宝、凤,“这家私不怕不是我环儿的”。
给马写五百两欠契一张,马给了纸铰的十个鬼和两个纸人。
凤姐给黛玉等送暹罗国进贡的茶叶。
取笑说黛玉给她家作媳妇,黛玉骂她贫嘴贱舌讨人嫌。
凤姐、黛玉正眼不看赵姨娘。
宝玉、凤姐一齐发疯。
糊涂发烧。
贾赦为宝、凤寻僧觅道,贾政劝而不住。
赵姨娘叫贾母给宝玉办后事,被贾母连贾政一起骂了一顿。
和尚道士持诵“宝玉”,宝玉病愈,黛玉念佛,宝钗说如来佛管林姑娘姻缘,黛玉骂钗与凤一样是贫嘴烂舌。
●第二十六回 峰腰桥设言传心事 潇湘馆春宁发幽情 红玉、佳蕙有走心无留心,宝玉却象几百年的熬煎。
宝玉传贾芸说些没要紧话。
贾芸通过坠儿掉换了小红罗帕。
宝玉来到“凤尾森森,龙吟细细”的潇湘馆。
宝玉用《西厢记》中词曲相戏黛玉,黛玉变了脸,说宝玉拿她取笑。
薛蟠以贾政名义骗宝玉出来吃他生日的藕、瓜、鲟鱼、熏暹猪。
事后宝钗说宝玉吃了她家的新鲜东西了。
黛玉来看宝玉,晴雯不给开门,又听钗、玉说笑,黛玉不禁伤心落泪。
●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黛玉看到定钗从宝玉房中出来,心中不忿回家依栏闷坐,二更方睡。
四月二十六日芒种节,闺阁兴祭饯花神,众女孩在园中玩耍,宝钗欲寻黛玉,看见主进了潇湘馆,一怕宝玉不便,二怕黛玉猜忌,便要回来,路遇蝴蝶,赶至滴翠亭,细听小红和坠儿正说那贾芸拾帕之事。
黛玉不理宝玉;探春在宝玉面骂赵姨娘,主动提出要给宝玉作鞋,被拒绝。
黛玉葬花,宝玉痴倒。
●第二十八回 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宝玉与黛玉葬花诗发生共鸣,恸倒山坡。
宝玉说黛玉把外四路的宝姐姐、凤姐姐主在心坎儿上,倒把他不理。
宝玉、黛玉已清除误会。
宝玉到冯紫有与薛蟠等饮酒行令。
宝玉和蒋玉菡互赠礼物。
袭人告诉宝玉端午节的礼元妃赐了,宝、钗一样,黛玉心疑。
宝玉却还想着宝钗的膀子要长在黛玉身上就好了。
●第二十九回 享福人福深还祷福 痴情女情重愈斟情 黛玉用手帕打了呆看宝钗的宝玉眼睛。
凤姐叫宝钗到清虚观打醮看戏去,宝钗嫌热不去。
贾母要同凤姐去。
叫宝钗去,宝钗只好答应。
王夫人笑说贾母“还是这么高兴”。
凤姐打上道士,贾母不叫唬着小道士。
贾母婉言谢绝。
张道士趁看“宝玉”之机奉承了许多宝贝,包括金麒麟。
宝玉要散穷人,张道士拦阻。
冯紫英等来送礼,贾母后悔地说:“又不是什么正经斋事,我们不过闲逛逛……”虽看了一天戏,下午便回来了,次日便懒怠去。
第二天贾母、宝、黛再未去。
宝、黛为张道士提亲事闹别扭。
宝玉砸玉。
黛玉“剪穗”。
薛蟠生日,宝、黛、贾母等未去。
宝玉对月长吁,黛玉临风洒泪。
贾母从中为难,说:“老冤家遇见小冤家”,“不是冤家不聚头”,自己埋怨着也哭了。
●第三十回 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龄官划蔷痴及局外 宝玉给黛玉道歉,说就是自己死了,魂也要来一百遭。
宝玉说黛玉死了他做和尚。
黛玉用指戳宝玉额颅,又给宝玉绡帕叫擦泪,宝玉要拉黛玉去往老太太跟前。
凤姐跳了进来拉黛玉去见贾母,说两人都扣了环了。
宝玉比宝钗为杨妃,宝钗借靛儿来找扇子,发泄对宝、黛不满。
宝钗又借李逵负荆讽刺宝、黛。
盛暑,宝玉和金钏儿戏笑,王夫人打金钏儿一个嘴巴子。
王夫人让金钏儿的母亲领之而去。
宝玉看到蔷薇架下龄官划蔷字,产生同情恻隐这心;片云致雨,自己已湿,尚思女孩。
宝玉淋雨回家踢了袭人一脚,袭人晚上吐血。
●第三十一回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宝玉服侍袭人,向王太医问药。
端阳节王夫人治席请薛家母女赏午。
众人不欢而散。
宝玉因此而回房中长吁短叹,并因心情不好借情雯跌折扇子股子还顶嘴而要撵他。
袭人等跪求方免。
晴雯讽刺袭人正经还没混上个姑娘就称起“我们”了。
宝玉要情雯撕扇子,麝月出来干涉,宝玉说“千金难买一笑”。
钗、黛谈说湘云往日的调皮作为。
王夫人说湘云有了婆家,湘云给袭人等带来戒指。
翠缕和湘云论阴阳,最后归结到麒麟也有阴阳,人亦有阴阳。
两人在蔷薇架下拾到宝玉遗掉的金麒麟。
●第三十二回 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 湘云在袭人面前褒钗贬黛;袭人求湘云为宝玉做鞋,说林姑娘身材不好不能作。
宝玉不愿会雨村,湘云劝他谈讲仕途经济,宝玉对她下逐客令,说黛玉不说这些混帐活。
黛玉怕宝玉因麒麟生出风流佳事,听到宝玉赞她,不禁喜惊悲叹。
宝玉要黛玉放心,说黛玉皆因不放心才弄了一身病,但放心,病便会好。
宝玉误以袭人为黛玉倾诉肺腑。
金钏儿投井死,袭人同病相怜而流泪,宝钗却去安慰王夫人,说金钏儿自己落井而死。
●第三十三回 手足耽耽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 宝玉为金钏儿死而五内摧伤。
受了父亲一顿教训,因为金钏儿感伤。
竟不曾听见,惹贾政。
忠顺府长史官来索琪官。
贾环又进谗言,贾政面如金纸。
贾政以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淫辱母婢,荒疏学业而笞挞。
●第三十四回 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 袭人说但凡听他的话也不至如此若打出残疾,叫人怎么样。
宝钗手托丸药来看。
亦云:“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老太太,太太心疼,我们看着心里也疼”。
宝玉心中为之大畅。
黛玉来看。
宝玉安慰黛玉说自己是装出来给人看的。
黛玉无声而泣。
劝说“你从此可都改了吧
” 王夫人叫袭人,袭人汇报宝玉情况,王夫人给了两瓶进上的香露。
宝玉打发袭人去宝钗处借书,叫晴雯送旧帕两块给黛玉,黛玉神魄驰荡,自感可喜、可悲、可笑、可惧、可愧,题诗三首于其上。
●第三十五回 白玉钏亲尝莲叶羹 黄金莺巧结梅花络 宝玉要吃小荷叶儿莲蓬汤。
凤姐叫做十来碗大家吃,贾母说她拿官中钱做人情,她自告奋勇做东道,银子在她帐上领。
贾母对薛姨妈夸口说她有本事叫凤姐弄来东西大家吃。
凤姐说贾母若不嫌肉酸,不然连她也吃。
宝玉说袭人站乏了,拉她坐下。
袭人叫宝玉请莺儿打络子。
凤姐叫莺儿和玉钏给宝玉送汤。
玉钏儿叫婆子端汤,自己空手走。
宝玉叫玉钏儿尝汤。
宝钗提名给“宝玉”打络子;袭人得了王夫人两碗赏菜感到意外;宝玉不在乎;宝钗深明其意。
●第三十六回 绣鸳鸯梦兆绛芸轩 识分定情悟梨香院 贾母吩咐贾政的亲随小厮头儿,以后贾政若唤宝玉以她的名义加以拒绝。
宝玉甘为诸丫环充役,骂宝钗入了“国贼禄鬼”之流;除“四书”外,别书皆毁,深敬黛玉。
薛姨妈赞袭人,王夫人说袭人比宝玉强十倍。
但不同意马上收做屋里人,“再过二三年再说”。
宝钗来到怡红院。
袭人正做鸳鸯戏莲花样的兜肚,袭人出去,宝钗坐在袭人的位子代做鸳鸯戏莲花兜肚。
宝玉于梦中喊骂“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
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宝钗听后“怔了”。
凤姐叫袭人向王夫人叩头。
宝玉喜不自禁。
袭人说从此后她便是王夫人的人了。
宝玉受龄官冷落,深悟人生情缘,各有分定。
●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鞠苑夜拟菊花题 探春向宝玉倡议创建诗社。
适值贾芸送来海棠花两盆,遂起名“海棠社”。
探春给黛玉起名“潇湘妃子”,宝钗给宝玉起号“无事忙”、“富贵闲人”。
湘云补和诗,自愿当东道。
宝钗邀湘云安歇,给湘云出主意请老太太吃螃蟹赏桂花,并教湘云纺绩针黹为本。
二人夜拟菊花题十二个。
●第三十八回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永 贾母带王夫人、凤姐及薛姨妈等进园。
王夫人说贾母爱在那一处就在那一处。
贾母夸宝钗细致,凡事想的妥当。
众人作菊花诗。
李纨评潇湘妃子为魁,宝玉喜的拍手叫“极是,极公道”宝玉带头作咏螃蟹诗,宝钗小题寓大意。
“只是讽刺世人太毒了些”。
●第三十九回 村姥姥是信口开合 情哥哥偏寻根究底 袭人问平儿这月月钱为什么没放,平儿告诉她,凤姐早支了在外放债。
刘姥姥讲女孩子雪地抽柴草,老太太因马棚失火不让说了;宝玉还在追问女孩儿冻出病来怎办。
刘姥姥又说神佛给人儿孙的帮事,吸引住了贾母、王夫人。
宝玉却记着女儿抽柴之事。
派茗烟四处找女孩之庙。
●第四十回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贾母王夫人商议给史湘云还席。
李纨准备游园东西,刘姥姥上大观楼缀锦阁观看了一番。
贾母拣大红菊花簪于头上,凤姐给刘姥姥插了一头菊花。
刘姥姥夸大观园竟比画儿还强十倍,贾母叫惜春画大观园。
刘姥姥夸惜春能干。
贾母领刘姥姥先来潇湘馆,刘姥姥误认为是公子书房。
来到蘅芜苑,贾母夸宝钗太老实,要为宝钗收拾房子,叫鸳鸯取东西来放。
在藕香榭吃酒行令。
刘姥姥欲退席回家而不得。
黛玉行令时无意说“牡丹亭”、“西湘记”中两句词曲。
●第四十一回 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怡红院劫遇母蝗虫 贾母带刘姥姥到栊翠庵。
妙玉用成窑五彩小盖钟招待贾母喝老君眉茶,刘姥姥喝了嫌淡。
妙玉又私下招待宝、黛、钗喝茶。
宝玉把妙玉不要的成窑茶杯要给刘姥姥。
贾母被小竹椅抬去歇息,王夫人在刚才贾母坐的榻上歪睡。
鸳鸯带刘姥姥游玩供众人取笑。
姥姥醉卧怡红院,袭人领他出来。
贾母觉得懒懒的,回房歇息。
●第四十二回 蘅芜君兰方解疑癖 潇湘子雅谑补余香 王太医给贾母诊脉看病。
鸳鸯叫刘姥姥看贾母送的一包袱东西。
宝玉送了妙玉不要的成窑钟子,更使她受宠若惊。
鸳鸯送衣服。
宝钗“教导”黛玉不要被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
说得黛玉心下暗伏,“只有答应‘是’的一字,”惜春告假一年画大观园。
黛玉叫刘姥姥“母蝗虫”。
宝钗夸黛玉取笑儿淡而有味。
●第四十三回 闲取乐偶攒金庆寿 不了情暂撮土为香 贾母提出为凤姐做生日。
方法是凑份子。
邢夫人也被叫来了。
贾母带头二十两。
凤姐对邢、王夫人各出二六两不服,叫分别替两位姐儿出了。
又要周、赵姨娘也出份子。
尤氏替周、赵抱打不平。
共凑一百五十两。
凤姐叫尤氏看老太太眼色行事。
尤氏说凤姐收着些好,太满了就泼出来了。
宝玉在凤姐生日时以给北静王死妾探丧为名给金钏儿烧纸,茗烟跟着。
借素日厌恶的水仙庵一用。
回家后贾母用“叫你老子打你”相威吓。
●第四十四回 变生不测凤姐泼醋 喜出望外平儿理妆 凤姐扬手打给贾琏放哨的小丫头脸,小丫头一栽,这边脸上又一下,登时小丫头两腮紫胀起来。
另一放哨丫头被一扬手打了个趔趄。
贾琏和鲍二家议论要扶正平儿,骂凤姐是夜叉星。
凤姨打骂平儿。
宝钗劝平儿。
袭人劝平儿。
宝玉给平儿道歉,要平儿换衣服,帮平儿理妆。
宝玉思平儿供应俗琏威凤,其命之薄比黛玉更甚,不禁为之落泪。
贾母坐阵,叫贾琏为凤姐赔不是,又叫琏、凤给平儿赔不是。
贾琏说凤姐“太要足了强也不是好事”。
鲍二媳妇上吊,凤姐趁愿,贾琏给银二百,又亏王子腾帮忙,方了此事。
●第四十五回 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 宝钗周到地应付各方面关系,黛玉则因病常接待不周。
宝钗来看黛玉,叫她看病,黛玉说“死生有命,富贵在天”,非人力可强。
宝钗劝黛玉每天早起喝燕窝粥。
主感激宝钗,承认自己错了,误到如今。
又说自己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一个人象宝钗前日那样教导她,承认“我竟自误了”。
秋霖脉脉,服晴不定,黛玉拟《春江花月夜》而作“秋窗风雨夕”。
宝玉披蓑戴笠来看,黛玉说宝玉“渔翁”,后又说自己“渔婆”,感谢宝玉一天来几次看她,下雨还来。
黛玉送宝玉披璃绣球灯回去。
宝钗又差婆子送来一大包上等燕窝,还有一包洁粉梅片雪花洋糖。
黛玉感念宝钗,又心疑宝玉。
●第四十六回 尴尬人难免尴尬事 鸳鸯女誓绝鸳鸯偶 邢夫人叫过凤姐,求她为贾赦求娶鸳鸯,凤姐假贾母之口拒绝了。
邢夫人只知承顺贾赦以自保,一应大小事务,俱由贾赦摆布。
凤姐见邢夫人先赞鸳鸯扎花的针线好,又浑身打量鸳鸯;拉鸳鸯手为之道喜;说明原故,要拉鸳鸯回老太太;又到凤姐处。
鸳鸯则一直不说话,对平儿表示说即使作大老婆她也不干。
贾赦叫贾琏去南京找鸳鸯父金彩,贾琏未去被骂了一顿。
贾赦亲唤鸳鸯之兄金文翔吩咐,金文翔领鸳鸯回家,鸳鸯咬定牙不愿意,到贾母面前剪发明誓。
●第四十七回 呆霸王调情遭苦打 冷郎君惧祸走他乡 贾母训邢夫人“三从四德”,“贤慧太过”,说明鸳鸯对自己、王夫人、凤姐的重要性。
贾母叫薛姨妈、王夫人、凤姐、鸳鸯打牌斗乐,凤姐输钱说笑逗贾母喜欢。
贾琏替贾赦来请邢夫人,被贾母教训了一顿。
邢夫人训贾琏不孝。
贾赦忍气花银买了嫣红做妾。
自此告病,不敢再见贾母。
柳湘莲诱薛蟠至郊外揍了一顿。
贾珍派贾蓉至北门外桥下二里路苇塘处找到薛蟠。
薛姨妈要告诉王夫人寻拿湘莲,被宝钗劝阻了。
●第四十八回 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集苦呤诗 薛蟠要和老伙计张德辉南去贩纸札香扇。
薛蟠说母亲,母亲不允,薛赌气睡。
宝钗同意让哥去,薛氏以用钱买乖而应允。
香菱和宝钗搬来同住。
香菱要宝钗教他作诗,宝钗和叫香菱从老太太起各处拜望拜望。
平儿向宝钗要棒疮药,说贾赦为石呆子二十把古扇之事把贾琏打了一顿,脸上两处伤。
黛玉自愿给香菱作老师教其写诗。
黛玉讲作诗第一立意要紧,“不以词害意”。
和香菱一块讲究讨论,指导香菱作诗。
●第四十九回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众姐妹商议在芦雪庵赏雪作诗。
宝玉第二天起来,出站见雪色皎洁,在栊翠庵赏玩梅花。
湘云和宝玉向贾母要了一块鹿肉。
众人吃鹿肉,平儿丢了一个镯子。
●第五十回 芦雪庵争联即景诗 暖香坞雅制春灯谜 凤姐起头联句:“一夜北风紧”。
众人罚宝玉去栊翠庵妙玉处乞梅。
罚宝玉作乞梅诗。
贾母也来了。
吃糟鹌鹑,叫大家作灯谜正月里玩。
贾母欲求宝琴与宝玉为配,薛姨妈说已许与梅翰林家了,凤姐装作要说媒。
李纨用四书作谜,黛玉猜着了。
宝钗嫌这些谜老太太不喜欢,要求编些雅俗共赏的浅近物儿。
湘云作“点绛唇”,宝玉猜是猴儿。
宝钗、黛玉各编了一个,宝琴作了十首“怀古诗”各隐一物。
●第五十一回 薛小妹新编怀古诗 胡庸医乱用虎狼药 宝钗说后两首怀古诗(蒲东寺,梅花观)史鉴无考,要求另作,黛玉、李纨反对,作罢。
袭人因母病要回家,凤姐亲自出马收拾打扮,吩咐怡红院的人“别由着宝玉胡闹”。
麝月叫晴雯干活,晴雯说要暖和暖和,晴雯要唬麝月玩,不想自己受了凉。
胡庸医药中有枳实、麻黄等虎狼药,宝玉说该死,叫茗烟去请王太医。
说的病也是外感内滞,但方上无枳实、麻黄,倒有当归、陈皮、白芍等。
药之分量也减了些。
情雯不叫在屋里熬药,宝玉说屋里正缺药香。
凤姐建议天冷了姑娘们在园里吃饭,王夫人、贾母皆赞同。
●第五十二回 俏平作情掩虾须镯 勇晴雯病补雀金裘 平作对麝月悄说坠儿偷虾须镯的事;宝玉告诉了晴雯,给晴雯请来了王太医看病,给晴雯闻鼻烟。
叫麝月从凤姐那里要来西洋膏药“依弗哪”贴太阳穴上。
贾母给宝玉一件哦罗斯的“雀金呢”的(敝+毛)衣。
宝玉经过贾政书房门,怕下马,要绕角门走。
晴雯叫宋嬷嬷领走偷镯的坠儿,和麝月把坠儿娘训了一顿。
晴雯带病为宝玉补孔雀裘。
观牡丹花有感1000字左右
洛阳观牡丹 久闻洛阳牡丹甲天下,早有观看的念头,但总是苦于无暇顾及。
今年在同学的提议下,决定来个洛阳牡丹一日游。
谷雨时节, 洛阳牡丹正是盛放, 于是便定下这个时候去洛阳看牡 丹。
赶了个大早随旅行团登上了去往洛阳的旅游车, 在车上导游讲解 关于牡丹的各种典故和传说, 一路上欢声笑语。
忽然间一些鲜艳的颜 色闪入我的眼前, 是牡丹啊, 我这才发现不知不觉间已进入洛阳市区 了。
作为九朝古都,洛阳实在名不虚传,时尚和传承、现代和古老把 洛阳城结合的如此美妙, 这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是一座令人流连忘返 的城市,更是一座无愧于国色天香之美誉的牡丹花都。
遍布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欢迎标语,使整个洛阳洋溢着春天的气 息,川流不息的旅游车与人群不由使人感慨洛阳牡丹的魅力之大。
进入王城公园,园内已是一片花海,姹紫嫣红,竞相开放,魏紫 姚黄,争芳斗艳,各放异采,简直是一片花的海洋,好似人间仙境一 般。
由于个人喜好不同,导游并未带领我们一同观赏牡丹,而是自由 活动,赏自己之所喜。
所幸每种牡丹旁都有标识牌,上面都有简单的 介绍,不用担心叫不出牡丹的名字。
站在牡丹花前, 驻足观赏,一片紫红色的洛阳红昂首挺胸,花大 如斗,鲜艳如火,花冠娇艳欲滴,层层叠叠,似燃烧正旺的火焰,被 尊为牡丹中的“王中王” 。
传说武则天把牡丹贬到洛阳后牡丹昂首怒 放,于是下令将其烧死,牡丹枝干虽被烧焦,然而到翌年春天,花儿 却开得愈发鲜艳,此后便有了“焦骨牡丹”的美誉。
我想这正是洛阳 牡丹格外受人喜欢的原因:它不惧权势,不畏艰险,顽强地坚守自己 的个性,决不随人俯仰,仰人鼻息,这就是洛阳牡丹的傲人风骨。
前行,是一片灿烂的黄牡丹,嫩黄色,圆柱形,绿色的嫩枝,可 以代替白芍,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
虽是黄花,却没有黄花“瘦”的 感觉,不像菊花给人衰落的印象,它生机勃勃,如奔流的巨浪,催生 出斗志,催人以奋发,给人以积极向上的精神。
在牡丹丛中漫步,自是流连,有看不完的花,有赏不尽的美,有 闻不够的香。
其中那最绿的牡丹是“豆绿” ,它的颜色近似叶绿;最 黑的牡丹是“冠世黑玉” ,它的颜色是深紫发黑;花瓣最多的牡丹要 数“魏紫” ,约有六七百片花瓣;最红的牡丹是“火炼金丹” ,它的颜 色近似国旗红;最蓝的牡丹是“蓝田玉” ,是粉里透蓝,这些五彩缤 纷的颜色铺在一张大大画纸上, 那个画面是多么的美丽啊。
在牡丹花 下与它们合个影, 虽然有当配角的感受, 但也岂不是短短旅途中一个 美丽的片断
走出牡丹园,频频回首,意犹未尽。
虽然不舍,但我们还是得离 去, 只留下了一张张的照片当做回忆。
“惟有牡丹真国色 , 花开时节动 京城” ,每一个接触牡丹的人,都会为之动容。
描写盆景的句子
这些树桩,有的盘根错节,亭亭如盖;有崖倒挂,凌飞;有的枝展叶舒,婀娜多姿;有的累累,红艳欲流……那大理石磨制成的圆盘里盛着沃土,上面长着一根根嫩竹,仿佛是一群亭亭玉立的少女。
盆竹那修长白哲的主干上围绕着一个个竹节,就像一个个玉镯套在纤细的娇嫩的小手上。
盆景里那棵文竹,有细细的枝干,毛茸茸的叶子,好像是一片片绿色的云彩。
这盆景中竹子的旁边是座假山。
这山雄伟壮观, 奇峰罗列,形态万千。
缝里还长着倔强的胡刺,常年翠绿, 映衬着 亭亭翠竹。
海棠的苔有些像竹子,不光颜色是绿的,而且分成一节一节的,每节上都长着一片又宽又大的叶子.像一把小芭蕉扇伸展着。
那盆红叶的叶子恰似心的形状。
中心部分红红的,艳如胭脂,周围镶着墨绿加紫色的边儿,别致有趣,看起来,真像一颗颗红心。
那盆文竹,天气越冷,越绿得苍翠可爱,它细细的枝干像一节节挺拔的竹枝,竹枝上飘浮着一片片像绿云的羽状复叶,似云似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