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漫山遍野茶树开花女人感言

09-01 文案句子 投稿:倾诉林

龙应台目送 漫山遍野茶树开花 告诉我们什么

龙应台正是拥有了如此浓烈的亲情,扶持着老的慢慢老去,呵护着小的渐渐成长,她才具备了这么厚重的生命底色。

关于忧伤的作文500字初中

【第1句】:视线---记蓝色的雨伞我的视线,久以来都不得不为一把蓝色的雨伞所牵绊……那蓝色,明彻如天.小时候的那些下雨天,妈妈总撑着一把蓝色的雨伞来学校接我,我的头顶是一片蓝色,肩膀也笼罩于一片蓝色之中,触目所及都是一片蓝色的无雨的天空.后来的一个下雨天,矮小的我抬头和妈妈说话,却发现妈妈的那一半天空是一片阴沉的灰色,风夹杂着雨滴,落入妈妈灰色的天空,妈妈的肩膀湿了,额前的头发也湿了,而我,依旧置身于一片蓝色的无雨的天空.“妈妈,雨伞歪了,”我提醒道,“没有,雨伞没有歪啊.”妈妈轻轻回答,我的视线落在倾斜的伞柄上,“是真的,雨伞歪了.”妈妈固执地说道,“没有,真的没有……”后来我长大了,不再要妈妈在下雨天接我,那把蓝色的伞在柜子中一年一年地褪色,我曾一度以为我淡忘了它.或许是巧合,又是一个雨天,又是那把蓝色的伞,伞下是妈妈和我,快和妈妈一样高的我撑着伞.我的视线那么不自觉地落在了伞柄上,那一幕与小时候的情景混在了一起,妈妈笼罩于一片蓝色的无雨的天空.而我的肩膀湿了,头发也湿了.“雨伞歪了,”妈妈提醒我,“没有,没有歪啊.”“是真的,雨伞歪了,”妈妈重复道.“妈,真的它没有歪,没有.”伞下是许久的沉默,回头却瞥见晶莹的水珠划过妈妈的脸颊.那把褪了色的伞,又重现以前明彻如天空的蓝色.终于明白,这么久以来,妈妈都为我撑起一片无雨的天空,现在,我多想也给妈妈一片快乐的天,即使孟郊说过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于是我的视线便牵绊于那把蓝色的伞,每天深夜在灯下夜战的人是我,每个周末穿梭于补课地点的人是我……这一切,都因为那把倾斜的蓝色的伞.那蓝色,明彻如天空,让我的视线不敢移开,永远都不敢移开.春,万物复苏.草儿破土而出,吐出了新芽;漫山遍野五颜六色的花朵争相绽放.万千世界,我唯独喜爱第一朵木棉花飘落的时候.

【第2句】:第一朵木棉飘落的时候我喜爱木棉花或许是受父亲的感染.父亲喜爱木棉花,喜爱它的豪迈.木棉花从不含蓄,从不含苞待放.春天一到,也便艳丽的绽放,毫无怠慢,将他所拥有的美丽奉献给人们,给人们视觉上独特的享受.展现自我美丽的同时,它懂得感恩欣赏它的人,木棉花熬汤具有清热,去火的功效.对于木棉花的优点,我只略懂一些皮毛,可父亲却是个行家.  多年以来,父亲和木棉花一样为家庭无私的奉献着,不曾抱怨.与木棉花不同的是,父亲苍老了许多,黝黑额头上记录着岁月的摧残.生活的重担让父亲不能停歇脚步.他对我说,他只有一个简单纯粹的奢求就是能看第一朵木棉花飘落,可忙碌的生活让这个看似简单的梦想变成了不能完成的大事.想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父亲,您辛苦了!  父亲希望我像一朵木棉那样,做事干脆,不拖泥带水,学会感恩,学会奉献他人.自我懂事以来,我就开始关注父亲.每次我都目送父亲去上班,离别时送上一句“路上小心.”即使是一句简单的提醒,在父亲眼中也是最大的安慰.  夜晚,即是经过了一天的学习,我疲倦不堪,可我也会认真写作业,一方面为自己,另一方面更是为了让父亲心安.我想他看到我的努力,一定可以忘记一切烦恼.下班后疲倦不堪的父亲,见到我在做作业,总是鼓足微笑.我的眼泪又流了出来.  如今,我面对人生重要的一个转折点——中考.我生怕无法成为那第一朵飘落的木棉花,生怕辜负了父亲的期望,生怕父亲见不到那第一朵飘落的木棉花……但是为了父亲,我一定会坚定信念.想到这里,我拿起了笔在纸上刚劲有力地写到:  爸,我要成为您第一朵飘落的木棉花.找了好久找到的,

九桃独舞映山红的含义 她要表达的大概是个什么故事 请专业的朋友们帮帮忙 越详细越好

没找到舞蹈的资料,但是有音乐的资料。

估计有两个可能,一个是革命歌曲映山红为背景,另一个是以一个知青的故事为背景。

音乐的如下:音乐创作与演奏技法解析自20世纪初手风琴进入我国以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一种艺术形式要想保持长久的生命力就必须要与本国的民族的东西相结合。

我国手风琴事业的前辈们在这一方面也做着不懈的努力。

诸如、老师改编的等手风琴曲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颇高的艺术价值,丰富了我国的手风琴曲库。

我国著名的手风琴演奏家、教育家老师将这首具有浓郁民族风味和叙事性的小曲改编成手风琴独奏曲,运用手风琴独特的音色和演奏技法拓展了歌曲情感的发展空间,体现出精心的,使学生在本民族亲切的音乐语境中进行演奏技巧训练,以音乐来指导技术,使学生的音乐感觉和演奏技术得到同步的训练和提高。

本文就将此曲作以音乐与演奏技法层面的分析,希望对手风琴学习者能够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作品有关介绍 这原是电影中的一首插曲,由陆柱国作词,作曲。

歌词是这样的: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岭上开遍哟,映山红,\\\/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手风琴曲就是根据这部电影插曲改编而来的。

二、作品与技法解析: [结构图式]: 引子 A(bB宫) 连接 B(bE宫) (1-8) (9-40) (41-54) (55-101) 8 32 14 47 a b c d c1 d1 d2 d3 a’b’c’d’c1’d1’d2‘d3’ 4 4 4 4 4 4 4 4 乐曲由bB宫系统五声调式开始,结束于bE宫系统五声调式,2\\\/4拍,由两部分构成:引子+A+连接+B。

引子(1-8小节):以重复的主题旋律:“岭上开遍哟,映山红”来点题引出整个主题。

高声部较高音域的和弦以震音的音响为背景来烘托这句主题音调,接着在高音区以音程连续突出“映山红”的音调,再以bB宫四音列的形式由慢到快连续模进下行,最后以一个上行结束于C商音。

描绘出映山红漫山遍野地盛开着,在春风吹拂下泛起红红的波浪,在春光的沐浴中红波闪烁。

引子部分节奏自由,是景色的描写。

一开始要轻轻慢慢地进声,风箱先要在弱力度的气息上充着气等待右手的进入。

右手要控制好弹奏第一个和弦的手形,轻柔地放在琴键上,震音可借助于手腕、小臂的轻微摇动获得,使声音具有均匀朦胧的效果。

但在震音进行时,一定要做好保持音。

同时,左手在风箱平稳运行中轻轻摸键奏出抒情、连贯的主题音调。

紧接着,右手双音进行重复的音调,弹奏时,可以不连奏,但要离键低一些,手指要有控制地在黑白键间弹出整齐的和声。

接着第6小节可以慢下来,然后还逐渐加快,渐强,到末尾上行音阶进行时稍稍渐慢渐弱消失。

注意一连串的十六分音符四音列的模进要弹得均匀,流畅。

五声音阶是很好的手指练习,音与音之间存在三度二度的进行,手指间距离在不断变化。

(西洋大小调各音是大二度小二度的较为均匀的音程进行,手指间跨度较固定。

) 主题A(9-40小节):这是原歌曲完整的呈式,速度稍慢,曲调委婉,饱含期盼之情,bB宫系统,四个乐句的乐段加四句的补充:a b c d c1 d1 d2 d3,每四小节一句。

一开始是单旋律在高声部轻轻吟唱出表现国民党白色恐怖笼罩下老百姓黑暗和凄凉的生活。

在第三乐句开始(第18小节处)渐渐加入二声部,采用支声手法,使旋律稍有变化,表达出激动的情绪和内心对红军的期盼,想起红军就有了希望。

到24小节处是一个完整的基本段落,终于bB宫,后面为重复性的补充。

第25小节开始到32小节旋律转至低声部,高声部为两声部同时进行,力度加强,采用对比复调的写作手法,声部加厚,音响增强,浑厚的低音层表达出国统区人民相信红军一定会来,革命一定会胜利的坚定信念。

高声部多变的节奏,和清脆嘹亮的颤音就好象人们想象着革命胜利后,映山红开遍处,莺歌燕舞的美好生活图景。

(33小节-36小节)旋律又转至高声部与低声部形成对比二声部,声部减少为两个,(37-40小节)两个声部旋律一致。

三次重复运用不同的织体,形成情绪起伏,在此主题陈述完毕。

整个主题显示中纵向和声层形成两头薄中间逐渐加厚的形态。

在弹奏时,(9-16小节)单旋律处右手手指贴键轻柔地慢慢触键,同音弹奏时可用同一个手指触键,每次半抬起,形成断中有连的感觉,风箱气息要在p力度上控制好,使旋律具有平稳的起伏。

要饱含深情,轻声吟唱似地去弹奏。

复调处要突出主旋律。

句尾装饰音不要弹得过猛,声音也要柔和些,注意语气。

26小节开始的连续双音进行要先慢练,靠着风箱气息的支撑,右手控制好手指轻触键,发出轻松整齐的清晰和声,不要因紧张而触键过重,影响手指的灵活运动。

【第27句】:29小节的二、三指颤音,在一指保持的同时,可稍摇动手腕,颤出均匀的声音。

左手旋律处也不要因强力度而触键过狠,恰恰在风箱有充足气息支撑的情况下,稍稍触键便能发出浑厚饱满的声音,要慢慢找出正确的音色,保持正确地弹奏状态。

【第37句】:38小节的每个音都要稍作强调,弹足时值。

两手同旋律同时进行时一定要对应整齐,特别是40小节的装饰音型。

(41-54小节)是一个连接部分,这一部分综合进了西洋调式的转调手法。

(41-43小节)还是bB宫系统五声调式,结束于F徽音。

45小节bB还原,具有西洋大小调式的感觉,结束于G、E两音,然后承接这个音程在47小节至49小节以K64-D-T转入G大调,此处强力度推出G大三和弦,面前豁然开朗,但马上又出现g小三和弦,下属方向的C7到52小节开始处的F小三和弦,调式调性极不稳定,情绪十分紧张,预示着红军的出现,和一场战斗的胜利场面。

直到(52-54小节)五声性的四音列的模进出现,和后面主旋律的出现才真正把旋律的调式转为bE宫调系统,而和声在此处多采用西洋大小调的和声,把情绪推向高潮。

弹奏这一段时,注意琐碎片段的衔接,情绪变化,要有机地将它们衔接起来;三个力度层(41-46小节)的渐强,(47-49小节)的渐强至ff,和(52-55小节)的渐强至fff。

(49-51小节)的三个强力度和弦,要一个一个呼吸、托住、拉满时值。

(52-54小节)双手对应整齐,在54小节末尾稍稍渐慢,托住每一音,做好呼吸,准备主题的出现。

B部分(55-100小节):这一部分从旋律上看是一个整体,只是(55-69小节)是主题第一、二乐句在bE大调上的一个扩充性的变奏,(70-101小节)是主题第三、四、五、六、七、八句bE宫五声调式上的一个变化再现。

(55-69小节)运用主题一、二乐句的音调,右手部分采用西洋调式和声,加入冲锋号的音型,左手低声部是一、二乐句旋律拉长节奏形成的号角声的音调。

呈现在面前的是一幅红军与敌人英勇战斗的胜利场面,是全曲的高潮所在。

弹奏时应充满激情地,豪放地,强力度地,放开尽兴地弹奏。

55小节符点音符和弦一定要托住,后两个十六分音符和弦要弹得节奏紧凑些,特点鲜明些,就象吹冲锋号的节奏特点一样。

三连音和弦要弹得均匀,托住时值,个个饱满坚定有力。

(58-63小节)的装饰音型两手要对齐;一连串的分解和弦,风箱气息一定要顶住,并拉出起伏。

69小节后三个八分音符要自然弱下来,并渐渐轻轻慢下,在小节线处待情绪稍做调整,再轻轻地感情细腻地奏出下面的主题音调。

(70-101小节)表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送红军的依依不舍之情和对红军的怀念。

(70-77小节)采用模仿复调的手法,(78-85小节)旋律在低声部,高声部做西洋大小调式和声的分解和弦进行,(86-93小节)旋律在高声部,低声部做支声衬托。

(94-101小节)是尾声,挥手告别,目送红军渐渐远去。

这段情绪由细腻到激动再到平静。

左手旋律要奏得连贯,流畅,抒情。

注意尾声时P-PP-PPP的层次变化。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总结出此曲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二部结构、变奏曲体并结合手风琴自身擅长于对歌唱性旋律的描绘及具有对军号等音色的模仿,形成气势辉煌的音响,安排了幽静抒情——激烈豪放——平静的三个情绪变化部分。

第二,民族的曲调与西洋创作手法的结合。

如:复调手法的运用突出歌唱性和民族风格;变奏发展手法的使用对展开部进行了大胆的扩充,拓展了歌曲情感的发展空间,使原本幽静抒情的民歌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容及情绪。

第三,涉及较多的技巧训练。

如复调音乐的演奏、八度及和弦的连续弹奏、五声调式分解和弦的弹奏等。

象杨文涛老师运用我国民族风格的歌曲来编创手风琴曲这种思路是很有教学实践价值的。

如今的现代音乐很注重对民族音乐的挖掘,从中汲取丰富的养料和得到创作灵感。

希望我们能够创作出更多具有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特色的现代手风琴作品,为我国的手风琴事业开辟更加广阔的天地。

abcd式的词语大全 成语

晏殊《踏莎行》四首赏析踏莎行 ·晏殊祖席离歌,长亭别宴。

香尘已隔犹回面。

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掉依波转。

画阁魂消,高楼目断。

斜阳只送平波远。

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

  此词上片开始写送别场面,然后分别从居者、行者两方面写离情,一方面表现居者依依难舍,另一方面叙写行人不忍离去。

下片单从居者方面写思念。

因行者从水路乘船走,所以仍紧扣水波写。

“只送平波远”与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之意境相同。

  起二句,写饯别情依依。

古人出行时祭祀路神,因称饯别宴会为“祖席”。

“长亭”为送别之地。

“离歌”与“别宴”同属一事,而“别宴”又与“祖席” 意同。

此处不避重复,是为了强调送别的场面。

“香尘”句,写刚分手时的情景:落花满地,尘土也带有芬芳的气息,已隔着漠漠的香尘,彼此还一再含情回顾。

“回面”,虽未点明是“居人”还是“行人”,但可以想见双方都缱绻缠绵,不忍别去。

四、五句从送者与行者分别写来,两相对照,令人尤难解颐。

尽管在频频回望对方,总有不能再看到的时候。

一个小树林,隔断了人的视线,那马儿也象了解“居人”的心意,仰首长嘶,而“行人”已乘船渐行渐远,终于随着江流的曲折而隐没不见了。

马嘶、棹转,从侧面衬托出别情之深。

  过片两句,写“居人”登上画阁,不禁黯然魂消,凭倚高楼,独自含愁极望,惟见江波映照着落日余辉,伸展向遥远的天边,徒令人增添别恨而已。

居人登楼,只是惘惘离怀,有所不甘,并不必为了继续目送行舟。

词语不粘不脱,有悠然远意。

在时间上,下片与上片亦不一定紧密衔接,登楼极目,只是别后的情事,遥念行人,无时能已。

句中“只送”二字,怨极恨极而又无可奈何,语言平易而意旨深曲。

收二句“无穷无尽是离愁,天涯地角寻思遍”,写别后的思量,自上句“平波远”三字化出。

抒情主人公放纵自己的想象,让此情随波而去,绕遍天涯。

由眼前的渺渺平波,引出无穷无尽的离愁,意境本已深远,再以“天涯地角”补足之,则相思相望之情几趋极致。

  此词写饯别相送及别后的怀思,均情景逼真,含蕴无尽。

如一幅丹青妙手绘的春江送别图,令读者置身其间,真切地感受到作者的缱绻深情。

唐圭璋《唐宋词简释》谓这首小词“足抵一篇《别赋》”,当非过誉。

踏莎行 ·晏殊小径红稀,芳郊绿遍。

高台树色阴阴见。

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珠帘隔燕。

炉香静逐游丝转。

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此词描绘暮春景色,上片写郊外景,下片写院内景,最后以“斜阳却照深深院”作结,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起首三句描绘一幅具有典型特征的芳郊春暮图:小路两旁,花儿已经稀疏,只间或看到星星点点的几瓣残红;放眼一望只见绿色已经漫山遍野;高台附近,树木繁茂成荫,一片幽深。

“红稀”、“绿遍”、 “ 树色阴阴”,标志着春天已经消逝,暮春气息很浓。

三句所写虽系眼前静景,但“稀”、“遍”、 “见”这几个词却显示了事物发展的进程和动态。

从 “小径”、“芳郊”、“高台”的顺序看,也有移步换形之感。

  “春风不解禁杨花,濛濛乱扑行人面。

”所写的杨花扑面,也是暮春典型景色。

但词人描绘这一景象时,却注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写成春风不懂得约束杨花,以致让它漫天飞舞,乱扑行人之面。

这一方面暗示已经无计留春,只好听任杨花飘舞送春归去;另一方面又突出了杨花的无拘无束和活跃的生命力。

这里虽写暮春景色,却无衰颓情调,富有生趣。

“濛濛”、“乱扑”,极富动态感。

“行人”二字,点醒以上所写,都是词人郊行所见。

  过片“翠叶藏莺,珠帘隔燕”两句,分写室外与室内,一承上,一启下,转接自然。

上句说翠绿的树叶已经长得很茂密,藏得住黄莺的身影,与上片“树色阴阴”相应;下句说燕子为朱帘所隔,不得进入室内,引出下面对室内景象的描写。

着“藏”、“隔”二字,生动地写出了初夏嘉树繁阴之景与永昼闲静之状。

  “炉香静逐游丝转”写在如此闲静的室内,香炉里的香烟,袅袅上升,和飘荡的游丝纠结、缭绕,逐渐融合在一起,分不清孰为香烟,孰为游丝了。

“逐”、 “转”二字,表面上是写动态,实际上却反托出整个室内的寂静。

“逐”上着一“静”字,境界顿出。

结拍“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跳开一笔,写到日暮酒醒梦觉之时,原来词人午间小饮,酒困入睡,等到一觉醒来,已是日暮时分,西斜的夕阳正照着这深深的朱门院落。

这里点明“愁梦”,说明梦境与春愁有关。

梦醒后斜阳仍照深院,遂生初 夏日长难以消遣之意。

  前人评此词写景流丽。

沈际飞在《草堂诗余正集》中说:“结‘深深’妙,着不得实字。

”沈谦在《填词杂说》中进一步指出结句“更自神到”,道出了晏殊词写景的特点,即重其精神,不重其形迹。

各种花的花语和代表的爱情故事

编辑词条 花语目录   花语的总括   花语的定义   花语的起源和来历

  花语的寓意   [编辑本段]花语的总括   花语是指人们用花来表达人的语言,表达人的某种感情与愿望,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逐渐约定俗成的,为一定范围人群所公认的信息交流形式。

赏花要懂花语,花语构成花卉文化的核心,在花卉交流中,花语虽无声,但此时无声胜有声,其中的涵义和情感表达甚于言语。

  [编辑本段]花语的定义   花语是指人们用花来表达人的语言,表达人的某种感情与愿望,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逐渐约定形成的,为一定范围人群所公认的信息交流形式。

赏花要懂花语,花语构成花卉文化的核心,在花卉交流中,花语虽无声,但此时无声胜有声,其中的涵义和情感表达甚于言语。

不能因为想表达自己的一番心意而在未了解花语时就乱送别人鲜花,结果只会引来别人的误会。

  [编辑本段]花语的起源和来历

  花语最早起源于古希腊,那个时候不止是花,叶子、果树都有一定的含义。

在希腊神话里记载过爱神出生时创造了玫瑰的故事,玫瑰从那个时代起就成为了爱情的代名词。

  真正花语盛行是在法国皇室时期,贵族们将民间对于花卉的资料整理遍档,里面就包括了花语的信息,这样的信息在宫廷后期的园林建筑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大众对于花语的接受是在19世纪左右,那个时候的社会风气还不是十分开放,在大庭广众下表达爱意是难为情的事情,所以恋人间赠送的花卉就成为了爱情的信使。

  随着时代的发展,花卉成为了社交的一种赠与品,更加完善的花语代表了赠送者的意图。

[1]   [编辑本段]花语的寓意   玫瑰花语   玫瑰:爱情、爱与美、容光焕发   玫瑰(红):热情、热爱着您   玫瑰(粉红):感动、爱的宣言、铭记于心 、初恋   玫瑰(白):天真、纯洁、尊敬   玫瑰(黄):不贞、嫉妒   玫瑰(捧花):幸福之爱   玫瑰 (花苞): 美丽和青春   玫瑰 (红+白): 共有   玫瑰 (红+黄): 快乐   玫瑰(蓝):清纯的爱 敦厚善良   玫瑰(绿):纯真简朴 青春长驻   玫瑰(紫):深深的爱情   郁金香花语   郁金香:爱的表白、荣誉、祝福永恒   郁金香(红):爱的宣言、喜悦、热爱   郁金香(粉):美人、热爱、幸福   郁金香(黄):高贵、珍重、财富   郁金香(紫):无尽的爱、最爱   郁金香(白):纯情、纯洁   郁金香(双色):美丽的你、喜相逢   郁金香(羽毛):情意绵绵   百合花语   百合:顺利、心想事成、祝福、高贵   百合(香水):纯洁、婚礼的祝福、高贵   百合(白):纯洁、庄严、心心相印   百合(葵):胜利、荣誉、富贵   百合(姬):财富、荣誉、清纯、高雅   百合 (野) : 永远幸福   狐尾百合:尊贵、欣欣向荣、杰出   玉米百合:执著的爱、勇敢   编笠百合:才能、威严、杰出   圣诞百合:喜洋洋、庆祝、真情   水仙百合:喜悦、期待相逢   白百合:象征百年好合、伟大的爱   粉百合:象征清纯、高雅   黄百合:象征财富、高贵   康乃馨花语   康乃馨:母亲我爱您、热情、真情   康乃馨(红):相信你的爱   康乃馨(粉红):热爱、亮丽   康乃馨(白):吾爱永在、真情、纯洁   爱丽斯花语   鸢尾(爱丽斯):好消息、使者、想念你   德国鸢尾:神圣   小鸢尾:协力抵挡、同心   天堂鸟花语   天堂鸟:潇洒、多情公子   水仙花语   中国水仙:多情、想你   西洋水仙:期盼爱情、爱你、纯洁   黄水仙:重温爱情   山水仙:美好时光、欣欣向荣   向日葵花语   向日葵:爱慕、光辉、忠诚   山茶花语   山茶花:可爱、谦让、理想的爱、了不起的魅力   山茶花 (白) : 纯真无邪   山茶花 (红) :天生丽质   非洲菊花语   非洲菊(扶郎花):神秘、兴奋   雏菊花语   雏菊(延命菊):愉快、幸福、纯洁、天真、和平、希望、美人   三色堇花语   三色堇:沉思、请想念我 、快乐   玛格丽特花语   玛格丽特:骄傲、满意、喜悦   牡丹花语   牡丹:圆满、浓情、富贵   秋牡丹:生命、期待、淡淡的爱   菊花花语   菊花:清净、高洁、我爱你、真情   翠菊:追想、可靠的爱情、请相信我   春菊:为爱情占卜   六月菊:别离   冬菊:别离   法国小菊:忍耐   瓜叶菊:快乐   波斯菊:野性美   大波斯菊:少女纯情   万寿菊:友情   矢车菊:纤细、优雅   麦杆菊:永恒的记忆、刻画在心   鳞托菊:永远的爱   风信子花语   风信子:喜悦、爱意、幸福、浓情   风信子(白):恬适   风信子(蓝):恒心、贞操   风信子(紫):悲伤   石竹花语   石竹:纯洁的爱、才能、大胆、女性美   丁香石竹:大胆、积极   五彩石竹:女性美   香石竹:热心   牵牛花花语   牵牛花:爱情、冷静、虚幻   矮牵牛:安全感、与你同心   丁香花语   紫丁香:表示初恋   白丁香:青春欢笑   茉莉花:和蔼可亲   萱草:遗忘的爱   长春花:快乐回忆   珍珠花:调停之花   蒲公英:勇敢无畏   向日葵:崇敬之情   黑桑:生死与共   白桑:智慧过人   败酱:纯洁恋情   番红花:青春之乐   风铃草:坚贞感激   金盏菊:悲伤嫉妒   含羞草:易动的心   夹竹桃:注意危险   酢浆草:忠诚轻松   大丽花:幽雅尊贵   飞燕草:傲慢轻率   金雀花:幽雅整洁   紫罗兰花语 永恒的美

声明:企算易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810463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