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第一次的句子
【第1句】:
【1】在我们的一生中,经历了无数的第一次,它像一只只彩色的小船,记载着我们的酸甜苦辣,它使我们成熟了,大胆了,有经验了……在这些无数的第一次中,最使我难以忘怀的就是第一次登台比赛,这个第一次虽然已过一年多,但我依然记忆犹新.【2】人生的第一次总是令人新奇而难忘.每一个第一次都是我们成长足迹中的里程碑,都会给我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一个个第一次,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布满了单调的深色夜幕.【3】在我过去的日子里,印象深刻甚至刻骨铭心的事有许多件,但那一次对我勇气的考验、性格的磨练是前所未有的.【4】生活中充满了许多"第一次":第一次做饭,第一次表演,第一次养宠物……,一个个"第一次"就像一行行脚印,印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5】岁月匆匆而过,蓦然回首,我已走进小学校园生活近六年了,念及往事,不胜唏嘘.那人生道路上的无数个第一次就象波涛起伏的海浪,荡漾在我的心头.是那样的亲切而熟悉,又是那样的美好而和谐.第一次上台表演的经历就一直使我不能忘怀.。
【第2句】: 形容首次的成语
开天辟地、初出茅庐、崭露头角、初露锋芒、草创未就。
一、开天辟地
白话释义:古代神话中说盘古氏开天辟地,从此才有人类。后来用“开天辟地”比喻有史以来。
出处:《补张灵·崔莹合传》:“开天辟地第一吃紧事也。”
朝代:清
作者:黄周星
翻译:开天辟地是第一要紧的事啊。
二、初出茅庐
白话释义:指初次出来做事为初出茅庐。也比喻领导第一次带领团队做事。
出处:《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
朝代:明
作者:罗贯中
翻译:诸葛亮一战惊破了曹操的心胆,这是诸葛亮为蜀国做的第一件事。
三、崭露头角
白话释义:比喻首次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多指青少年)。
出处:《昌黎集·卷三十二·柳子厚墓志铭》:“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
朝代:唐
作者:韩愈
翻译:能够考中进士,就已经突出地显露出了才能和本领。
四、初露锋芒
白话释义:比喻刚显露出某种力量或才能。也可形容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
出处:《人民日报》19【第84句】:【第2句】:25:“舒同的墨海生涯从他十四岁在乡间初露锋芒时算起,已有六十五个年头了。”
朝代:现代
作者:人民日报
五、草创未就
白话释义:草创:开始创办或创立;就:完成。刚开始做,尚未完成。也可形容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
出处:《报任少卿书》:“草创未就,会遭此祸。”
朝代:汉
作者:司马迁
翻译:开始创办不久,就遇上这场灾祸。
【第3句】: 写一个打比喻句的句子
【第1句】:露似珍珠月似弓。
【第2句】:阳光下盛开的百合花就是您的笑容。 【第3句】:皎洁的明月高挂在淡蓝色的天空中,月光像流水一样泻下来,大地一片银白色。
【第4句】:春风像个慈祥的母亲,拂着你的脸颊,使你感到舒畅,心旷神怡。 【第5句】:云彩像一朵朵洁白的羽毛,轻轻的飘浮在空中。
【第6句】:水仙花很漂亮,像一位站在小河边,穿着白衣服的仙女.【第7句】:春天是位魔法师,她融化了冰雪,让小草破土而出。 【第8句】:小河清澈见底,如同一条透明的蓝绸子,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怀抱里。
【第9句】: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颗颗宝石缀在湖面之上。 【第10句】:花越开越密,越开越盛,不久便挂满了枝头。
走近看,仿佛是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 【第11句】: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第12句】:幸福是染色的画笔,能染红鲜花,也能染绿树叶;能给清澈的湖水染上透明的质感,也能给纯洁的心灵涂抹一层辉煌。 【第13句】:这一朵朵菊花,远看像一个个色彩鲜艳的绣球,近抚好似一匹匹细腻的丝绸。
【第14句】:天上的云像连绵的峰峦,像湍急的河流,像威武的雄狮,像奔腾的骏马。 【第15句】: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一道亮丽的彩虹,像仙女飘舞的裙带,像一座七彩小桥,像一朵朵耀眼,绚丽的云。
【第16句】: 春天到了,大地变成了一片绿毯。 【第17句】:一艘银灰色的气垫船,像一匹纯种烈马,在金波粼粼的海面上飞掠而过。
【第18句】: 远远望去,泰山峰上的松树连成一片,浓浓的,看上去就像人的颧骨上横着的一道剑眉。 【第19句】: 鹅毛,像芦花,像棉絮的大雪降落下来。
【第20句】:北极星像盏指路灯一样挂在天空。 【第1句】: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给太阳陶 醉了,所以夕照晚霞隐褪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
【第2句】:忠厚老实人的恶毒,像饭里的沙砾或者出骨鱼片里未净的刺,给人一种不期待的伤痛。【第3句】:方鸿渐给鲍小姐一眼看的自尊心像泄尽气的橡皮车胎。
【第4句】:苏小姐双颊涂的胭脂下面突然晕红红,像纸上泼的油渍,顷刻布到满脸,腼腆的迷人。【第5句】:方鸿渐自信对她的情谊到此而止,好比两条平行的直线,无论彼此距离怎么近,拉得怎么场终合不拢来成为一体。
【第6句】:张太太上海话比丈夫讲得好,可是时时流露乡土音,仿佛罩褂太小,遮不了里面的袍子。【第7句】:隐约还有些事实的影子,但好比热闹地方等人,瞥眼人堆里像是他,走上去找,又不见了。
【第8句】:感觉出国这四年光阴,对家乡好像荷叶上泻过的水,留不下一点痕迹。【第9句】:可是这欢喜是空的,像小孩子放的气球,上去不到几尺,便爆裂归于乌有,只留下忽忽若失的无名怅惘。
【第10句】:他坐立不安的要活动,却颓唐使不出劲来,好比杨花在春风里飘荡,而身轻无力,终飞不远。【第11句】:他冷淡的笑容,像阴寒欲雪天的淡日。
【第12句】:这时候他的心理,仿佛临考抱佛脚的学生,睡了一晚,发现自以为温熟的功课,还是生的。【第13句】:方鸿渐看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依恋着笑意,像音乐停止后袅袅空中的语音。
【第14句】:(方鸿渐)想这是撒一个玻璃质的谎,又脆薄、有明亮。【第15句】:那最难措辞的一段话还闷在收里,像喉咙里咳不出来的粘痰,觉得奇痒难搔。
【第16句】:这两位奶奶现在的身体像两个吃饱苍蝇的大蜘蛛,都到了显然减少屋子容量的状态……【第17句】:父母的同情施错了地方,仿佛身上受伤有创口,而同情者偏向皮肉完好处去敷药包布。【第18句】:本来苍白的脸色现在红得像生牛肉,两眼里新织满红丝,肚子肥凸得就像青蛙在鼓气,法国人在国际上的绰号是“蟆蟆”,真正名副其实,可惊的是添了一团凶横的兽相。
【第19句】:我只怕他整个胖身体全化在汗里,像洋蜡烛化成一摊油。【第20句】:鸿渐一眼瞧见李先生的大铁箱,衬了狭小的船首,仿佛大鼻子阔嘴生在小脸上,使人起局部大于整体的惊奇,似乎推翻了几何上的原则。
【第21句】:李梅亭多喝了几杯酒,人全活过来了,适才不过是立春里的爬虫,现在竟是端午左右的爬虫了。【第22句】:他一忽睡到天亮,觉得身体里纤屑卷伏的疲倦,都给睡眠熨平了,像衣服上的皱纹折痕经过了烙铁一样。
【第23句】:一会儿,雨点密起来,可是还不像下雨,只仿佛许多小水珠在半空里顽皮,滚着跳着,顽皮得够了,然后趁势落地。【第24句】:顾尔谦的兴致像水里浮的软木塞,倾盆大雨都打他不下。
【第25句】:鸿渐两天没剃胡子梳头,昨天给雨淋透了的头发东结一团,西刺一尖,一个个崇山峻岭。【第26句】:方才吃的米饭仿佛在胃里铮琮跳蹦,有如赌场中碗里的骰子。
【第27句】:鸿渐倦极,迷迷糊糊要睡,心终放不平稳,睡四面聚近来,可是合不拢,仿佛两半窗帘要接缝了,忽然拉链梗住,还漏进一线外面的世界。【第28句】:虽然这么说,按捺不下的好奇心和希翼像火炉上烧滚的水,勃勃的掀动壶盖。
【第29句】:鸿渐的脸红得象有一百零三度寒热的病人。【第30句】:好象一只只刺猬,只好保持着彼此间的距离。
【第31句】:这些空座位像一嘴牙齿忽然掉了几枚。【第32句】:一片无话可说的空白时间像白漫漫一片水。
【第33句】:他讲话少、慢、着力,仿佛每个字都有他全部人格做担保,不轻易开口的人总使旁人想他满腹深藏着智慧,正像密封牢锁的箱子。【第34句】:她高兴得走路像脚心装置了弹簧。
【第35句】:屋子里静寂得应该听见蚂蚁在地下爬。【第36句】:像一星火落在一盆汽油上面。
【第37句】:鸿渐的猜疑像燕子掠过水。【第38句】:这不是煮过鸡的汤,只像鸡在里面洗过一次澡。
【第39句】:鸿渐见了她面,心里的怨气像宿雾见了朝阳。【第40句】:心里一阵嫉妒,像火上烤的栗子,。
【第4句】: 形容第一次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第一次的成语有一马当先、一见钟情、首当其冲、冲锋陷阵、开门见山。
【第1句】:一马当先【yī mǎ dāng xiān】: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
出自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六回:“即便勒兵列阵,一马当先,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
造句:在这次大扫除中,班长一马当先,第一个拿起铁锹开始铲草。
【第2句】:一见钟情【yī jiàn zhōng qíng】:旧指男女之间一见面就产生爱情。也指对事物一见就产生了感情。
出自清·墨浪子《西湖佳话》:“乃蒙郎君一见钟情;故贱妾有感于心。”
造句:一见钟情的爱从来不会发生在饥肠辘辘的早餐以前。
【第3句】:首当其冲【shǒu dāng qí chōng】: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出自《三国志·公孙瓒传》裴松之注引《献帝春秋》:“盖闻在昔衰周之世;僵尸流血;以为不然;岂意今日身当其冲。”
造句:在扑灭大兴安岭森林火灾的战斗中,人民解放军首当其冲,与烈火进行了殊死的搏斗。
【第4句】:冲锋陷阵【chōng fēng xiàn zhèn】:不顾一切,攻入敌人阵地。形容作战勇猛。
出自《北齐书·崔暹传》:“冲锋陷阵;大有其人。”
造句:从战斗的头一天起,他就像一个老战士一样地行军作战,冲锋陷阵。
【第5句】:开门见山【kāi mén jiàn shān】:打开门就能看见山。 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直截了当谈本题,不拐弯抹角。
出自唐·刘得仁《青龙寺僧院》:“此地堪终日,开门见数峰。”
造句:他这人说话开门见山,单刀直入,有些人不习惯。